您的位置:首页 ->> 国际视野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邱震海:中国如何以价值观让世界信服?

http://www.CRNTT.com   2012-08-01 09:03:49  


 
普世价值:中国应当有所贡献

  更重要的是,今天的中国在价值观问题上,似乎有意无意地与国际社会处于某种对立状态之中。这种情况令人想起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与西方的关系。

  其实,上世纪七十年代自从中美改善关系之后,中国与西方世界出于共同对付苏联的需求,无论在战略利益还是在随后的价值观上开始趋近,这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改革开放初期表现得尤为明显。可见,战略利益的趋近有时会导致价值观的自然趋近。

  但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冷战结束和中国崛起,中国与西方逐渐由原来的伙伴成为对手,双方在战略利益和价值观上都开始切割。价值观的切割,在中国对西方的态度上表现得非常明显,其背后折射了一个深刻的背景:一方面由于中国和西方的战略对峙,另一方面也由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与西方价值观趋近而导致的政治不稳定,今日中国对于西方价值观开始重新回归拒斥和对抗的状态。

  这背后的诡谲在于:今天西方的价值观只是源于西方而已,其中相当部分已经成为人类的共同价值(一如东方文明本身也是全球文明组成部分一样);但同时西方国家确实又会利用价值观实现其本身的战略目的。但对于中国来说,其挑战在于:是否因为西方利用价值观来实现战略目的,就全盘否定已成为人类共同财富的普世价值?

  一百年来,中国现代化始终面临一个问题:西方之于中国,某种程度上既是强盗,又是老师;中国是否天真到因西方是老师就忽略其曾为强盗的一面,抑或固执到只看到其曾为强盗就否定其为老师的另一面?

  对崛起的中国来说,一个更为深刻的问题是:若执意与普世价值相抗衡,那么中国能否或如何发展出源自东方文明,而也能为全人类共同接受的新的普世价值?

关键在于内部转型

  问题的本质还是归结到中国内部转型。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中国外部崛起与内部转型之间存在着非常紧密的逻辑联系;今天中国在外部崛起上遇到的不少困扰,就其本质而言无疑来自内部转型的艰难。继续忽略这种内在联系,那么人们对中国问题的认知和把握就会出现偏差。

  坦率地说,1992年开始的市场经济改革从第一天起,就已经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市场经济不光是市场,也不光是经济,而是一个包含“市场、政府、社会和法治”四位一体的系列组合。

  笔者曾多次指出,今日中国的当务之急是认真研究中国转型的深层逻辑,其中首先就包括这四位一体的关系。将这四位一体背后的深层逻辑研究透了并逐渐体现在实务运作上,中国今天和未来应该遵循的价值观也就呼之欲出了。届时,不但中国内部转型的技术层面问题可以得到解决,中国许多内部的纷扰和与外部世界的困扰(尤其是在价值观方面)也就有望得到疏解。

  作者是香港凤凰卫视评论员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