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际视野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内外两大风险逼近 中国靠什么化解

http://www.CRNTT.com   2012-09-17 08:55:31  


 
  另一方面,美国还可以凭借在高科技领域的优势构筑针对中国的高边疆,就拿全球市值最高且被部分神化了的苹果而言,足以让中国同行追赶好多年。假如苹果最终一统中国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市场,则将对国产手机制造商形成致命打击。

  从普通微观主体的视角观察,中国这些年来取得的经济成绩表不可谓不亮丽,但民众能真实感受的福利效应其实并不算太高。由于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加上收入分配格局持续向政府和企业倾斜,可供民众分配的最终财富不多,加上通胀对工资增长效应的冲销,使得民众的消费能力与消费欲望一直难有实质性改观。偏偏民众消费的产品还高度市场化,尤其是作为刚性需要的住房,价格高度市场化,形成了民众的实际购买力与居高难下的房价之间的巨大落差。在经济内外严重失衡的情况下,如若没有前瞻性的治本措施,则局部风险的扩散和累积将有可能演变成系统的经济与金融风险大爆发,而民生福利和财富增长的不协调已不再局限于经济领域,如若不能找到有效对策,很有可能成为激化社会矛盾的定时炸弹。

  因此,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中国经济面临的两大风险,既有基于增长动力衰减引致经济减速的相关负面效应表达,也有主要金融与工业强国利用依然握有的权力符号与先导性资源优势,试图再度劫掠中国财富,进而切割中国在全球价值链的核心利益。因此,宏观经济政策下一步,既要激活适应有效经济增长的相关要素,更要针对在金融以及科技产业化等方面的软肋,尽早“补课”。

  眼下,在经济增长处于下行区间时,政府通过适度微调宏观经济政策激活增长,并没有错,但这些年来凯恩斯主义特征明显的宏观调控已经证明:即使是有效的宏观政策,最多也只是刺激经济增长的诱导因素,并不构成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而外部需求下降引致的出口衰退,正是中国降低对美欧市场过度依赖、加快经济转型的时间窗口。从操作层面看,政府在保增长、促发展的同时,应加大研发投入,促进国内低成本的技术转移,提高专业化人力资本积累水平,在配套条件支持下,打造内生经济增长模式。

  从这个角度来说,笔者尤为担心可能出现的新一轮经济刺激政策带来的负面效应。现阶段,决策层尤须保持相当的理性,适度控制财政与货币政策工具的释放。如果撇开经济转型的宏观大略不顾,在没有对宏观经济作彻底体检并拿出有效应对药方的情况下,再度举起投资大旗,注定是次优决策。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