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际视野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邱震海:中国对朝战略的尴尬折射了什么?

http://www.CRNTT.com   2013-03-06 09:38:55  


邱震海
  中评社北京3月6日讯/香港时政评论员昨天在新加坡联合早报上撰文“中国对朝战略的尴尬折射了什么?”认为,朝鲜第三次核试验使中国下不了台,也再次将中国对朝战略的尴尬暴露无遗。详论如下:

  朝鲜在中国大年初三核试验,显然没有把中国放在眼里。同时,中国新一代领导人即将在3月的全国“两会”后全面执掌国家大权;朝鲜若尊重中国,原本可有充分的时间先与中国新领导人见面,然后再决定是否核试验。但中国新年的一声核爆声,显示朝鲜显然没有意愿与中国新领导人见面沟通,甚至还把今年仍在计划中的核试验计划也告诉中国,对中国更似具有侮辱之意。

  朝鲜此次核试验后,不但国际媒体、中国民间和公共知识分子再次质疑中国对朝战略,而且即便在中国官媒内部,也出现了以新华社和《环球时报》为代表的两种不同声音。凡此种种,都显示不但国际社会,而且就连中国民间、学界和官媒在中国对朝战略上的不耐烦态度,也已发生了从量变到质变的明显变化。

中国对朝战略考量似是而非

  虽然中国官方学者一再声称中国对朝核政策没有失败,中国对朝战略基本成功,但民间早已发出质疑:如果中国过去若干年对朝施加足够压力,朝鲜是否可能在核问题上走得如此之远?接下来的问题就是:中国长期支持、同情朝鲜,对中国的战略利益到底有哪些实在的好处?中国对朝鲜的同情和支持到底是为了什么?

  长期来,中国对朝战略的背后一直有意识形态和战略利益两层考量:就意识形态而言,除了早年“用鲜血凝成的友谊”之外,中朝在冷战结束后的意识形态同质性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战略利益而言,除了早年的“朝鲜是中国天然的战略屏障”等考量外,当中国日益崛起为全球大国并与美国的潜在冲突日益加剧时,朝鲜显然或多或少成为中国与美国抗衡的一个筹码。

  这两点听上去似乎有理,实质上却似是而非。撇开冷战时期朝鲜长期游走于中苏两个互相为敌的社会主义大国之间的历史,即便就“后冷战时代”而言,朝鲜与中国在意识形态上实际上大相径庭,“主体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相差甚远,而且朝鲜始终拒绝中国的改革开放道路。

  在战略利益上,中国利用朝鲜这一“筹码”从美国那里获得的东西,与朝鲜给中国带来的实际损害相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至于有些论者所称,由于朝鲜将会是拥核国家,中国更要谨慎,则无疑颠倒了事物的逻辑关系:如果中国十多年前就对朝鲜采取更为明确、强硬的态度,朝核态势可能不致于此。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