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际视野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中国经济再平衡路径

http://www.CRNTT.com   2013-04-21 09:51:53  


 
  快速采取行动:向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规划转变

  文章称,中国早在20世纪末就提出了启动内需的口号,但内需为什么却越来越萎缩?固然,收入分配的严重两极分化与教育、社会保障体系和住房的过度市场化是其中的两个主要原因,但人们并没有注意到,与国际大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紧密相关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和外国直接投资则是另一个主要原因,而国际大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又是造成收入分配严重两极分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全球化时代,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以世界工厂为标志。中国经济的发展一直依靠加工贸易,靠位于全球生产链中的低端这样一种劳动分工,来参与整个全球化过程。事实上中国目前70%以上的GDP与贸易有关,跨国公司在中国对外贸易中所占的比率,无论是进口还是出口,都将近60%。

  从国内来看,为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中国应该及早作出战略规划,借鉴英国和美国的历史经验,逐步实现从“国际大循环”向“国内大循环”的战略转型。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与国际大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的初衷相反,“大进大出”不仅没有解决沿海与内地之间的矛盾,反而导致了资金、资源和劳动力被虹吸到沿海的出口导向型部门,造就了畸形的外向与内需相分割的“二元经济”,成为内需长期无法启动、民族企业的投资机会被外资挤占并引发严重经济泡沫的主要原因。这种战略不仅没有沟通农业与重工业之间的循环关系,反而却造成了重工业的低端产品产能过剩和高端技术仍被跨国公司所垄断的局面,并成为高等教育没有出路、城市化发展严重滞后、“三农问题”成为死结和就业问题日益严重的主要根源。

  中国将来在世界经济和全球治理方面的发展理念,应该实现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从“科学”到“思想”的发展战略转变,并以此制订出符合中国国情和参与全球治理发展需求的战略和方法。这是解决当前社会制度危机和中长期投融资发展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展示改革的信心和决心:投资向西开放推进欧亚战略

  文章认为,中国经济正处在转换增长阶段和寻求新平衡的关键期。增长阶段的转换实质是增长动力的转换,是原有竞争优势逐渐削弱、新竞争优势逐渐形成的过程,也是原有平衡被打破,需要重新寻找并建立新平衡的过程,经济运行总体比较脆弱。

  从中国未来十年、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发展情况来看,在经济转型发展与扩大内需重要战略过程中,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与国际化的发展,必须由蓝海战略、陆权战略与欧亚大陆经济整合战略和向西开放相辅相成。其中,向西部地区开发,利用高铁作为基本交通连接手段,促进欧亚大陆经济整合,将带来一个陆权时代,使国家得以确立与蓝海战略相匹配的对冲态势。我们应该顺应新的形势,加快延边开放、向西开放,拓展开放发展、合作发展的空间。新一轮的援疆工作,也应在这一大背景下加以谋划和推动。

  建设由中国通往中亚、南亚、中东、东欧、俄国最后直至西欧的各条高铁路线将有力地带动欧亚大陆的经济整合。贯通欧亚大陆的交通大动脉将把沿线各国的生产要素重新组合,在各国制造出新需求,吸引新投资。这将为地域经济一体化打下一个基础。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