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际视野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火控雷达“照”出中日关系现状

http://www.CRNTT.com   2013-04-25 11:03:45  


 
  海上联络的短板

  火控雷达照射事件的疑点很多,目前主要集中在日方身上。

  比如,为何从事发到公布时隔6天?按小野寺的解释:“为进行正确的分析需要花费时间。”按中国一些专家的分析:“时值山口那津男访华并递交安倍晋三亲笔信,所以日本选择暂不公布。”但情况并非完全如此。据日本政府相关人士称,在日本对钓鱼岛实行所谓“国有化”之后,日本军舰也曾遭受中国军舰的“雷达照射”,但当时民主党首相官邸“不想让中日关系恶化而没有公布”。自民党安倍政权选择将此事公诸于众,甚至要求中国为此“谢罪”,说明其在处理相关问题时,立场远比民主党强硬。但即便如此,日方仍反覆研究:“向中国提出抗议,是否真的没问题?”并要求“设法冷静处理”。日本官方也承认,当时“连云港”的火炮等并没有瞄准日舰,说明根本没有战意。2月7日 《日本经济新闻》载文称:“日方之所以在事发6天后才公布并向中方提出抗议,说明安倍首相对此颇感纠结。”这显示钓鱼岛局势看似“剑拔弩张”,但实际上双方都是拔而不砍,引而不发,都小心翼翼地避免触碰对方底线。

  再如,负责对华外交的外务省在2月5日接到报告前,居然对此事件一无所知。接到安倍指示后,外务省匆忙联系中国驻日本大使馆,但因联系不上中国驻日公使或大使代理,只好由科长级官员向中国一位参赞提交抗议。原定于下午5时45分举行的防卫相记者会也推迟到晚7时。外务省一名官员为此抱怨:“防卫省要是早点告知就好了。”为何外务省此前未获消息?日本防卫省相关人士透露,这是因为 “自卫队的审批鬼门关”:部队之间报告需要队长审批,往东京发送数据需要审批,在东京分析过后进行报告还需要审批,再加上期间正值周末,致使消息报送不断被拖延。但是,内部沟通不畅并非影响事态发展的关键。关键是,虽然“双方外交沟通的渠道始终畅通”,但这一事例令公众不无理由对“始终畅通”存疑。

  其实,中日早在1997年就已建立防务安全磋商机制。2007年,温家宝总理访问日本时,与日方发表了《中日联合新闻公报》,提出要加强两国防务当局联络机制,防止发生海上不测事态。2008年3月底第八次中日防务安全磋商结束后,4月双方即就建立防务部门海上联络机制举行了首轮专家组磋商。此后,双方防务交流因2010年“撞船事件”中断,直到2012年7月第九次中日防务安全磋商,“双方同意推动早日建立两国防务部门海上联络机制,共同维护东海稳定”。所谓“海上联络机制”是不公开、内置的一种联络方式,对于避免矛盾激化不无裨益。1993年,日本和俄罗斯签署了避免“模拟攻击”的相关协议。中日之间是否也应签署类似协议,避免武力冲突的发生?答案是肯定的。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