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 |
三中全会前的“舆论战” | |
http://www.CRNTT.com 2013-11-04 09:54:43 |
智囊团,尤其是那些参与"顶层设计"的智囊团,代表着次高层次的舆论权威。它们常常以集体、机构的名义对外发声,显示出相关研究人员的集体智慧、权威结晶和慎重表态。它们对外放出的口风更注重改革的内容和具体的细节,告诉除了高层之外的其他人士应该怎么设想、前瞻三中全会的改革内容,而且为大家提供了评说、热议的靶子,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新近公布的"383方案""三位一体改革思路、八个重点改革领域、三个关联性改革组合"的中国新一轮改革路线图,就引发了专家、媒体、大众的热议。有关的改革思路、改革阶段划分、改革领域的设定、改革措施的技术操作,以及其中蕴含的改革困难性、渐进性、复杂性,都引起了专业人士的细致解读。智囊团一方面通过各种渠道宣传研究成果,宣传中央精神,同时积聚名声,以期获得诠释高层政策精神方面的相关利益;另一方面期待扩大影响、获得民众支持,进而又反馈给"上面",获得领导人的青睐,进一步达到献计献策影响政策之功效。 专家,包括一定数量的学者型官员,在某一学科领域有着自己的发言权,代表着一般层次的舆论权威。他们常常在所擅长的专业领域前瞻三中全会的改革细节。例如,有的政治学科的专家说,三中全会必须抓住改革时机,注重政治体制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调性,并以行政体制改革为突破口,以党内民主制度的改革推动人民民主制度的有效落实,具体要在权力制约监督、民主法治、简政放权、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拓宽民众利益诉求渠道等方面有所作为。在此,这些专家还不忘做意识形态、主流价值观的引导工作:一方面说高层有改革的勇气、智慧、决心和改革的信号;另一方面又说政治体制改革阻力很大、成本很高、风险很大,因此要积极稳妥,要渐进式推进,不能太激进。 当然,也有的专家会借机发出一些警示性的声音。比如,有的专家说,当前的改革已经到了转换的关口,已经到了必须触动既得利益的转折点时刻。如果不真正改革,不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不建立法治的市场经济,就可能会丧失已有的改革成果。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