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 |
“择偶错位”背后的中国现实 | |
http://www.CRNTT.com 2013-12-20 12:15:27 |
人性参差背后的社会政策之痛 我认为,在性、婚姻和家庭问题上,制度和社会政策之痛不应以人性参差作为遮羞布。忽略社会整体结构的缺失,而将择偶困难的原因归诸个人和家庭,这种做法也见之于对80后婚恋观日益“回归传统”的阐释上。比如,调查发现,“80后、85后更会因为父母的反对而与恋人分手”。“从70前到85后,试图说服父母,最后自己做主”的比例从83.1%逐步减到72.1%。另一组数据则显示,从70前到85后,认为“没有感情的婚姻应该离婚”的比例越来越低,从70前的70.9%逐渐减少到85后的46.7%。 有评论认为,这反映出“80后”、“85后”独生子女居多,他们对父母的依赖性更强,缺乏独立性,经济上的依赖导致他们择偶中不得不接受父母的意见。与美国上世纪80年代保守主义思潮回潮,社会回归传统的家庭和婚姻形式不同,我觉得,中国年轻一代回归“保守”,并不是以意识形态为驱动的。将此归咎于80后缺乏独立性,不如说它反映了社会转型之痛。上世纪90年代毕业的研究生或大学生,毕业之后一旦取得稳定的工作,基本上就有了好的“钱”景。但本世纪前十年,随着福利分房制的瓦解,单位制度的渐渐松动,让个人承担了以往由国家、单位来承担的事。这一方面使得作为社会原子的个人发展有了弹性,但另一方面,一毕业便背上买房的沉重负担,经济上的不安定感使年轻一辈从事社会改造的理想烟消云散,婚恋家庭观念却趋于保守。 我认为,这些具体的调查结果虽值得关注,但批评的重点却应指向这份报告所体现出的整个社会的“单身焦虑”和浪漫爱想象。在世界上那些福利制度相对完善、性别平等指数较高的地方,单身并不成为“社会问题”,政府和社会机构反而会将工作重点放在单身人口的福利,单身者的心灵照顾,单亲家庭儿童教育等议题上。我国从政府部门到民间对于婚恋行为的介入,对单身者的额外忧虑,与GDP增长需要异性恋家庭不断提供新的劳动者,传统家庭对于住房需求巨大,而住房投资在社会稳定中扮演关键角色等国家宏观行为有关。具体到个人,婚姻、家庭和子女会带来幸福感,这一点不言而喻;但个人总处于变化的社会结构中,后者应是所有调查数字背后不应忽略的一维。 此外,层出不穷的“婚恋报告”、“单身调查”也反映出一种浪漫爱想象—婚姻家庭才是人生的归依,独身注定不幸福;另一方面,却热衷报道求偶过程中的利害算计。比如有意见认为,不久前公布的新婚姻法《征求意见稿》,是为了惩罚“傍大款”、“房子比男人可靠”的“坏女人”和“势利女人”。但从未有人批评,男性求婚一刻递出的一束玫瑰、一枚戒指,在浪漫和甜蜜之余,却交换了女性余下大半生在生育、家庭劳动、子女照顾上付出的艰苦且无偿的劳动。这种交换是否值得?有人说过男性才是最势利的性别,当社会总把目光集中于求偶、恋爱等几个美丽的时间点而不及其余,那么,不仅不利于女性进入婚姻的心理准备,对男女两性尤其是年轻女性来讲,也是不公平的。 作者系性别研究学者 来源:时代周报 2010-12-23 110期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