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际视野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蒋方舟:父亲是“性张力”

http://www.CRNTT.com   2014-01-11 10:34:00  


 
  蒋方舟:西蒙娜·德·波伏娃有一个自传,像解剖医生一样解读自己小时候对于表哥的性冲动,那一刻她既是躺在手术桌上的病人,也是拿着手术刀的医生,她解剖这个小女孩小时候对于表哥的热情。但是作家里面现在也有人把童年描述的过于美好,比如毕飞宇。是不是对于每个人来说,因为长大成年变得非常痛苦,所以他们把童年自动的美好化,简化得只剩下玩耍这些快乐的事。

  我写个人经历的时候会失控,不知道个人经历会把我带到什么地方,就像我写我的父亲,一开始不知道要写什么,后来开始写我和父亲之间的斗争,写到父亲对于一个女孩来说,一直是性张力的存在。我记得十一二岁时渐渐发育,对自己的身体产生好奇,我站在一个很高的凳子上,在镜子前打量自己的裸体,我爸一声呵斥说:“你干什么?”我立刻从椅子上摔下来。那个印象特别深,觉得他代表着家里所有的性紧张和张力,是很别扭的存在。(腾讯文化2014-01-11 07:39)

链接:理想国文化沙龙2014新年场 蒋方舟与陈丹青对谈

  2014-01-09 08:55 长江商报

  ■本报特派北京记者卢欢

  昨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在京举办的“理想国文化沙龙2014新年场”连开三场论坛,聚集了陈丹青、张大春、雷颐、阎连科、蒋方舟等多位国内知名学者、作家、艺术家。在主题为“谈话的泥沼”的中间场里,80后作家蒋方舟客串主持人,以“和风细雨”般的风格访问刚刚推出《草草集》《无知的游历》和《谈话的泥沼》三本新书的50后艺术家陈丹青,两人聊起关于童年等时期的私人回忆,以及如何处理和写作私人经验等话题。

  我在写人情,而蒋方舟在写自己

  关于自己这几年的写作,陈丹青屈指一算,如果不算出过的画册《归国十年》,这次推新作距离上次出书《荒废集》已经有近6年的时间。这种写作速度对于自定位不是“作家”而最多是“写家”他来说根本不算多大回事,他坦率地承认这些年写了60万字的东西,最多的文字是应酬方面的,因为无法从中国的人情关系中逃出来。

  与其他“靠谱”的嘉宾不同,陈、蒋两人的对谈在前半场就已经跑题千里。身为传媒人的小蒋连问关于新书的几个问题都激发不了陈丹青的谈话欲望,反倒被他就此打住,要求“聊点别的”,“说说你的书吧”。这样,话题转到了蒋方舟年前出的新书《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上。

  陈丹青出人意料地转变主讲嘉宾的身份,以蒋方舟粉丝的姿态大赞该书,还表示自己“非常感兴趣你是怎么写出来的”。更夸张的是,他还表达对小蒋的格外欣赏:“我从来不看70后以后的书,我欣赏韩寒,还只是看他的单篇文章,唯一看过的一本书还是借的,但你这本书,我翻了几页,就决定从头到尾看完。我很惊讶其中一篇谈莫言获诺奖的文章,而《审判童年》那部分更牛,我太服了!”

  身为50后大叔的陈丹青明确表示70后、80后小姑娘、小男孩写的个人经验从来吸引不了自己,而自己也相当排斥写私人化的东西,可是当他看过《审判童年》,却忘掉了自己的喜憎。

  在陈丹青看来,民国开始了一部分个人经验的描述,但很快被中断了,1949年到现在从来没有解决过我们怎么表达自己的经验这个问题。“人还没有完全醒过来,还没有意识到,即便意识到了也还没有找到对的方式、对的语言来说。我们太多经验没有被说出来,我自己有很多经验没有说出来,而且说出来的那么一点点又没说好。”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