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 |
苏东坡《功甫帖》漩涡 | |
http://www.CRNTT.com 2014-02-20 13:54:09 |
真的是真假之争吗? 中拍协的季涛也表达了几点疑问:“1.如果真迹在上海博物馆,专家们把它拿出来与刘益谦买到的那件进行对比不就可以说明问题了?!2.如果《功甫帖》因为某个原因不在博物馆了,作为曾经的国家馆藏文物,上博总应该公开说明它去哪儿了?3.即便这件东西是假的,上博怎么就有权给私下清理出博物馆了?”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全国一级文物书画类一共不过500件,北宋的国内只有100件,苏东坡这件《功甫帖》肯定是一级甲等。文物降级,需要国家文物局批准,何况这件东西连降三级成为级外品,以赝品身份过了海关,流传国外,那么上海博物馆当年是谁写的报告?又是谁批准的? 尽管上海博物馆前任馆长已经逝去,但现在事发,上海博物馆很可能被降级,国家文物局会将馆内一级文物调走,现任馆长将颜面无存。何况涉及到文物流失,这就不仅仅是颜面问题,而是刑事责任。单国霖正是当时上博书画部主任。 一名微博名字叫“曝书亭”的网友发言说:“《功甫帖》入过上博无疑。留几件,退几件似有协议安排,并帮助《功甫帖》断伪出境。终于明白钟、单二贤为什么拼了老脸要说《功甫帖》及翁跋是嘉庆以后造的。当时文物出境的界限正在嘉庆这条线。海关档案应该还在。” 江苏省书画鉴定委员会主任李路平发帖谈《功甫帖》事件原委:“当初释还‘文革’抄家物件时,主人讲《功甫帖》不错,可低价转让给上海博物馆收藏,而钟银兰先生认为《功甫帖》为赝品,一口回绝了主人,致使《功甫帖》当时以高出上博的几倍卖出,此帖流失至海外已物转了两个主人了。所以目前上博只有坚称《功甫帖》为伪,不然使苏轼真迹流失海外博物馆是要担责任的,当时定《功甫帖》为赝品的专家也会受到垢辱。只有中国式的博物馆管理机制的疏忽,才造成了名迹再度流失,也成了上海博物馆之痛!” 如果重要文物流失成真,那么上博所有不合理的行为也都有了合理解释。知情人士说,由于抄家退赔等种种历史原因,这件东西一直就没敢入档,1987年全国文物鉴定形成了一本古代书画图录,这件东西没有在图录中。上博本来就是在库里藏着,没有公开拿出来。惟一能证明在库里的就是徐邦达的这篇文章。所以《补遗》一文坚持说,徐邦达和张葱玉都没有看过原作。 “如果你的还在,那你就拿出来。如果80年退赔了,那也得有退赔交接手续,拿出来。不拿出来反而选择高调炮轰这件东西,不明智。” “馆二代” “明明是诸位收藏大家、鉴定大家们确认过的东西,为什么要轻易否定呢?”一位顶级收藏家困惑不已。 安岐,字仪周,朝鲜人,宰相明珠的家奴,在天津贩盐为生,富甲一方,着有《墨缘汇观》一书。安岐死后他的儿子编了一本《墨缘汇观续编》。乾隆皇帝把安岐的书画一网打尽,成为《秘殿珠林•石渠宝笈》的雏形和基础。安岐收藏过的东西,现在世界各地博物馆都是一级文物。 张珩,字葱玉,中国现代书画鉴定奠基人,20世纪中国书画鉴定领域可称为天才的鉴定大家。其祖父张石铭是著名收藏家,着有《适园藏书志》。1934年,年仅20岁的张葱玉被故宫聘为评审委员,1946年再度被聘为故宫鉴定委员。解放后张葱玉受郑振铎之邀,出任文物局文物处副处长(至1963年未设处长一职)。1950年以后参与香港秘密小组,对收集在港的重要中国古籍善本、古代书画的进行鉴定,将三希堂的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迎请回家。1952年受文物局委托对东北溥仪散佚文物点查,1962年担任全国古代书画鉴定组组长,对全国一万多件书画进行审鉴。 张葱玉先生经过多年购藏活动,建立起门类齐全的收藏体系,所藏书画上至晋唐五代、下至宋元明清,尤其是对高古书画的收藏,名列榜首。1947年好友郑振铎为其编撰《韫辉斋藏唐宋以来名画集》,启功曾称赞“韫辉斋所藏书画无一赝品”。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