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际视野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应抓住短板领域投资的历史机遇

http://www.CRNTT.com   2014-06-23 08:44:08  


 
  在调整经济结构,实现国民经济协调健康发展方面,还存在一种消极思路。即主张“一刀切”,大量关停现阶段暂时过剩产能企业,而不是通过大规模增加短板领域投资,扩张总量需求,为所谓过剩产能积极寻求出路。这种“削足适履”的调控思路十分有害。首先,会因为大量关停企业引发大量下岗失业人员;其次,会导致很多银行坏账与呆账,甚至引发“系统性风险”;再次,各级政府财税收入因此下降,有些地区财政收入还会急剧减少,危及政府各项合理开支;最后,“多米诺”效应向其他领域扩散,总需求萎缩,陷入“利空循环”,致使产能过剩更为严重,引发更多企业倒闭,最终出现经济萧条局面。

  由此可见,从现阶段中国实际情况出发,调整经济结构应当少用或者不用“减法”,即“削足适履”,以大量关停企业方式,包括严峻企业生存环境,在低水平基础上,强制性实现产能与需求一致;而应当更多地使用“加法”。也就是说,要通过对短板领域大规模投资方式,积极扩大总量需求,为过剩产能提供出路。

  四、“投资还账”正面临最好历史机遇

  文章指出,对短板领域进行大规模投资,偿还经济建设大量“历史欠账”,中国正面临一个历史最好机遇。

  首先,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相对低迷。机构普遍预测今后大宗商品价格还有可能走低,短时期难以大幅回升。我们正好可以利用这个有利时机,以尽可能低的原材料成本,大规模进行相关领域基本建设,加快历史欠账偿还。

  其次,中国产能规模巨大。金属、水泥、机械设备、交通工具等,是大规模投资建设的产业基础,目前中国在上述方面有着充裕的生产能力。需要多少就可以生产多少,中国大规模投资建设,全面偿还历史欠账,不会遭遇物资瓶颈。

  再次,劳动力储备较为充足。目前国内一些地区用工紧张,主要还是工资福利较低,或者是缺乏技能培训,存在结构性矛盾,全国劳动力总量供应依然充裕,一些落后产业的淘汰,也会提供大量待岗后备职工。

  最后,可用资金富裕。目前中国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在20%以上,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也高于中国正常水平,20万亿元资金被冻结在央行金库;中国还有数万亿美元的外汇,长时期被其他国家低成本占用(考虑到美元贬值因素与通货膨胀因素)。此外,决策部门还取消一些项目行政审批,向民营资本开放,调动多方面投资主体积极性。所有这些,都使得我们资金潜力巨大,可以用来进行国民经济短板领域投资建设。

  由此可见,我们现在具备国民经济短板领域大规模投资,偿还历史欠账,予以国民更好生存环境与更高生活质量的几乎所有条件。一定要抓住历史机遇,将巨大需求与资源条件结合起来,转化为更大的经济规模与综合国力。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