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际视野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如何破解金融热、实业冷的难题

http://www.CRNTT.com   2014-07-15 08:44:43  


  中评社北京7月15日讯/据媒体报道,央行年内第二轮定向降准的消息发布至今,已经过去一个月了,但是,定向降准的春风,似乎并没有能够很好的地吹落在中小企业、小微企业和“三农”的身上,中小企业、小微企业和“三农”仍处于一贷难求的痛苦之中。

  中国网刊登财经评论人谭浩俊文章表示,用专业人士的话说,银行压根就没有向小微企业贷款的意愿。所谓定向,更多的是银行想通过此举争取更多的贷款资源。就算定向释放的资金能够全部用到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三农”身上,很快地,银行也会通过其他方式将这部分贷款收回来。

  相反,由于市场流动性的进一步增多,通货膨胀的压力却加大了,非银行行为的金融方式也增多了,中小企业等贷款的成本也进一步增大了。

  文章分析,银行不愿给中小企业等贷款,也有一些客观原因,如风险较大、成本较高等。单纯从数量来看,确实如此。但是,如果从结构和连带性来看,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绝对没有其他企业高。因为,按照中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凡是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包括房地产开发企业、政府融资平台等,都存在大量的互保联保现象。也就是说,一家企业的贷款风险,会连带大量企业。所以目前还比较平稳,主要是地方政府和银行害怕出问题,都在通过各种手段避免风险的发生。而对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政府基本是交给市场的,由市场来决定企业的存亡。如果其他企业也完全交给市场,风险绝对高于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

  也正因为如此,对中小企业、小微企业的贷款风险,需要重视,但不能夸大,不能因为表面上的风险较大,而进行人为压制,不给中小企业等进行贷款,或者故意提高融资成本,迫使中小企业等不愿到银行贷款。如果这样,金融对经济就不是促进,而是抑制了,金融对经济的反作用,也是负作用了。

  事实也是如此,对中国这样的发展中人口大国来说,金融长期以凌驾于经济之上的方式存在,金融大热,实业大冷,应当不是一种好现象。至少,它说明经济已在金融的过于强势和政府对金融的过度关照下,被推进边缘地带了。不然,不会出现金融和实业“热”“冷”界限如此分明、实业又如此被金融牵着鼻子走的现象。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