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际视野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 
又一个“懂得”那个时代的人走了

http://www.CRNTT.com   2014-09-12 14:14:14  


 
“和而不同”可以解决世界两大问题

  王:钱穆先生在他一生中最后一篇文章《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中,对“天人合一”思想予以极大的重视,认为“中国文化对世界人类未来求生存的贡献,主要亦在于此”,“此下世界文化之归结,恐必将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宗主”;冯友兰先生临终前所谈最后一句关于哲学的话是:“中国哲学将来一定会大放光彩!要注意《周易》哲学。”俩位大师对中国传统文化都有很深造诣,他们的识见似乎不谋而合。您怎么理解他们的“预言”?

  汤:钱穆先生的最后一篇文章,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分析。我觉得他的想法是非常有道理的,但现在的问题在什么地方?实际上全世界就两大问题:一个是和平的问题,一个是发展的问题。和平的问题,要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扩大了,就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关系;发展呢,不仅要解决人与人的关系,国家与国家的关系,民族与民族的关系,同时要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钱穆先生提出的“天人合一”的观念,就是希望解决这两个问题。当然他自己没有讲明,但他的思想是要用我们“天人合一”的思想来解决人类和平与发展的问题。我觉得他有他的道理,但是从中国哲学来讲,并不只是“天人合一”能够解决这两个问题,其实“和而不同”的思想,对于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关系,也许比“天人合一”更直接,所以我写了好几篇关于“和而不同”的文章。

  为什么冯友兰先生那么重视《周易》呢?我只能猜测,因为《周易》里面有一句话:“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则利贞”。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乾道变化”,就是整个宇宙的变化;“各正性命”,就是每个事物都有他适当的位置,比方我当老师,就应该在老师的位置上好好教学,学生就要在学生的位置上好好学习;“保合太和”,即大家都有了适当的位置,就可以保持最完满的和谐,“太和”是最完满的和谐,王夫之说了,什么是“太和”,就是“和之至”,“和”的最高点,就是“太和”;“利则贞”:那么,什么事情都顺通了。我想,冯友兰晚年之所以注重《周易》,很可能跟这个太和思想有关,就是希望人类有一个最和谐的社会。

  但是我跟他们(指钱、冯)的思想有些不同:中国哲学可以解决这些问题,这是非常好的,但并不是说其他哲学就不如中国哲学好,就是说西方哲学有西方哲学的好处,阿拉伯哲学有阿拉伯哲学的好处,印度哲学有印度哲学的好处,每种哲学都会对人类作出贡献。

  王:但是他们(钱、冯)说的是一个“主要的”吧。

  汤:没有“主要”。这些哲学都应该是平等的。

  王:但现实是,近百年来主要是西方哲学在影响世界,不能说是平等的吧?

  汤:对,从历史上看,确实存在着某种文化起着主导作用的现象,当前西方文化无疑是一种强势文化。但是一个思想开放的思想家,不仅应该看到自身文化的长处,也应看到自身文化的弱点。在世界进入全球化的过程中,文化只能是多元的,我们应该提倡在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以便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中国传统哲学有三个基本命题

  王:据知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您就在总体性地研究中国传统哲学,能否介绍一下您研究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思路和观点?

  汤:我认为中国传统哲学是由一套不同于其他民族的哲学的特殊概念范畴构成的,有三个基本命题:“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这三个基本命题表现着中国传统哲学关于真、善、美的特殊观念;从这些特殊观念出发,形成一个不同于西方也不同于印度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或者可以说由三个相互联系的部分组成,即:“普遍和谐”的理论,可以说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宇宙人生论;“内在超越”论,可以说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境界修养论;“内圣外王”论,可以说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道德教化论。从这三套理论,不仅可以看出中国传统哲学的价值,也可以认识到中国传统哲学的问题所在。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