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际视野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 
中评现场:畅所欲言 两岸青年北京对话

http://www.CRNTT.com   2016-07-20 00:19:59  


论坛现场(中评社 实习记者 梁蕴盈摄)
  中评社北京7月20日电(记者 束沐 实习记者 梁蕴盈)第九届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术共同体年会7月18至19日在北京举行,在主题为“两岸青年的北京对话”小组讨论中,来自大陆与台湾且均具有两岸交流经验的七名青年代表,围绕两岸交流印象、台湾青年认同、两岸的主流民意、如何看待两岸关系未来等话题,展开了一场坦诚深刻的海峡对话。
 
  论坛开场,主持人、上海交通大学台湾研究中心研究员黄宗昊表示,在座的都是有两岸求学经历的年轻人,可以就两岸关系与两岸交流展开建设性的对话。黄宗昊向在座青年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经过两岸交流后,对台湾或大陆的印象是否发生改变?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大陆当代青年竞争力强 台青年忧心

  台湾中山大学博士候选人宋威颖告诉在座各位,他从2008年开始参加两岸交流,曾参访过北京、去过四川大学。来大陆前,对大陆的既定印象比较保封闭。“但来到这边之后,我感到十分震撼,大陆的整个经济发展状况都非常进步”,他说,想象与现实中的巨大落差给他带来很大冲击,尤其在学习环境方面,大陆的研究生、本科生非常认真努力,竞争态势明显,且对未来规划得很明确,而台湾学生对未来的规划就比较模糊。在这样的反差之下,他担心,当他很多台湾的朋友来大陆工作求学时,都要和大陆同辈展开市场竞争,如果在大陆同辈早在学生时代就占据领先地位,那么之后进社会后,台湾年轻人如何调整?
 
  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硕士生吴昀庆一开口,就通过相关称呼的使用,体现出自己的立场:“从小到大的教科书中,都提到中国的历史和地理发展历程,还没有来中国之前,我会觉得这是一个浪漫的地方,充满了武侠故事与帝王将相的兴衰史”,他回忆,在他的中学时代,就通过媒体了解到大陆处于崛起之中。等到他亲身来到大陆,更是发现上海、深圳等城市多么发展,人才多么优秀。同时,他还发现,来台湾读书的大陆学生也都非常优秀认真。“后来,有幸参加两岸交流活动,一开始对中国(大陆)的内政比较不能够认同,如不够民主、公民没有参与等刻板印象”,但经过亲身观察和接触,他发现大陆有很多人努力地从事社会工作和创新,“不单单是在经济发展上的努力,甚至在推动社会变革上也有非常认真的努力”。吴昀庆希望,面对社会阶层、城乡差距等问题,如何提升人民幸福感是中国大陆面临的问题。他还认为,相对于台湾年轻人而言,大陆年轻人有着背负国家命运的责任感,这也是他比较认可的。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蔡志鸿,2008年便前来京攻读学位,迄今已有八年。与宋威颖一样,他对台湾青年学子的竞争力也充满忧心 ,“大陆和台湾都围绕一个‘确’字”,他解释道,大陆青年的“确”是目标明确,对未来规划有一个明确的目标,然后一条一条地达成。台湾青年的“确”是小确幸,坐拥一方幸福就可以了。他认为,这体现出两地青年比较大的不同。他还发现,大陆青年学子比较有历史责任感和大国情怀,而台湾青年的只求温饱和自我个人的实现。他指出,像吴昀庆这一代台湾年轻人始终称大陆为“中国”,其背后有着教育文化背景。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