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际视野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郑剑:参加中华民族抗战史学术研讨会的感想

http://www.CRNTT.com   2017-07-08 00:16:49  


 
  现在是包括海峡两岸在内的整个中华民族大展身手的时候了。这一点有必要指出。6月28日,被媒体称为055型的解放军万吨大驱,选择鸦片战争爆发177年纪念日下水。这是极富标志性的事件,不仅仅是大陆海军多了一型新舰,更是整个中华民族崛起的缩影。一代代先辈们用比对手落后得多或者花巨资购买的洋武器打仗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中国人将制造出一系列世界一流装备。如果说72年前中国人庆祝抗战胜利时,内心多少还有些忐忑、不安、不够自信的话,那么今天,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扬眉吐气、信心百倍,中华民族“力有所不逮”的窘境已经成为历史。此时此刻,海峡两岸更应汲取历史教训,不要受外国的误导,决不能把崛起的能量消耗在内斗之中,而是要用在共同维护中华民族利益之中。谁策动、挑拨两岸内斗,谁就是中华民族的敌人!我依稀记得,某年某月,一团台湾同胞在大连远眺到了建造中的“辽宁”号航空母舰,顿时欢呼起来。我当时甚为感动。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岸命运共同体”理念可以根深叶茂的原因,这一刹那体现出的就是“心灵契合”。7月2日,美国“斯坦塞姆”号导弹驱逐舰擅自闯入南海中建岛12海里领海,这是用对岸军队“中建号”命名的中国岛屿。我看到,台湾蓝营人士的反应多为愤慨、不安,这一点值得欣慰。假如幸灾乐祸的话,就是中华民族的敌人。

  最后,就岛内的年金改革谈点个人感觉。纵观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和地区军队改革,无不以提高军人待遇,包括退役抚恤待遇为重要一环。如此才能吸引人才、安定军心、激励士气、引导社会。唯独台湾当局反其道而行之。这一点令人费解。建议弄个表格,罗列从普鲁士军事改革到现在各国和地区军队的军事改革,看看那时、那里的军人们是如何“被待遇”的。拿到“立法院”,展示一下、反衬一番,是不是可以从中一窥占多数的党派之爱恨所在、内外所分、远近所区。

  (郑剑系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专家委员,于7月6日在南京出席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学术研讨会)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