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际视野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 
中评论坛:新情势下两岸机遇与挑战

http://www.CRNTT.com   2019-02-11 00:03:47  


 
    第三势力问题

  我再回答一个大家特别关注的问题,就是所谓“第三势力”、中间选民的问题,我感觉现在除了两大党忠贞支持者以外的势力是越来越大,但是在可预见的未来,台湾两大党的体系还会继续存在。这次韩国瑜根本就不挂国民党的标志,韩国瑜在民进党的所谓铁票区“三山”(凤山、冈山、旗山),还有一个更绿的美浓地区都赢了,他在美浓能拿到61%的选票,这在以前是绝对不能想像的。当然也要看到,韩国瑜在传统蓝营的左营、楠梓,他的得票也没有高不可攀,所以我觉得台湾已不再以传统的蓝绿来绑架。像台中卢秀燕、新北的侯友宜,都极力淡化身上的色彩。民进党这次硕果仅存的6个县市里,起码4个淡化自己的民进党色彩,郑文灿不说了,林右昌,还有林智坚,就是在台南获胜的黄伟哲,也非常强调自己不是搞政党对决,以后不要搞意识形态。据我瞭解潘孟安也是强调自己专注于经济。只有一个地方可以说是深绿的,就是嘉义县,这个地方国民党连一席县市议员都选不上,这似乎可以说明这个地方相当绿。

  我觉得整个大选盘里,蓝绿死忠支持者越来越少。“第三势力”这个词虽然不是很准确,但我暂时借用一下,我觉得其力量就是绝大多数台湾选民,当然,这个“第三势力”它没有一个统一的组织,它的诉求也是分散的。但为什么还是国、民两大党总是获胜呢?这主要就是台湾的选举制度原因,因为重要的公职,我将其界定为“总统”、区域“立委”、县市长,这3个重要公职都是单轮相对多数获胜制,这种情况下选民一般不会浪费自己的选票去投给没有希望当选的第三党或者派别。除非这个第三党派的人非常强大,像柯文哲、徐欣莹,否则基本不可能。但这次选举和2014年那次选举,像村里长选区比较小、不太需要政党来动员的地方,非国、民两党籍的占村里长总席位,2014年是72%,这次是81%,可见非国、民两党籍的是比较多的。在乡镇市长里面,非国、民两党籍当选者占比也只比国民党少一点点,远胜于民进党籍的。县市议员还是用传统的复数选举,非两党籍的也非常多。国、民两党的党员都只有几十万党员,死忠的支持者也不多,游离性的越来越多。假设台湾最重要选举,比如“立委”改回复数选举,“总统”、县市长改成两轮制的选举了,那目前的政党格局就可能被打破了。因为两轮选举,在第二轮时就要挖小党、搞结盟,为了拉拢小党,大党就要承诺让小党的人担任以后的公职。选民在第一轮投票时也可以放心大胆地投给小党,投给心仪的候选人,即使第一轮选不上,第二轮还有机会投给自己比较不讨厌的大党。所以如果台湾选举制度改变,“第三势力”就会迸发出惊人的力量,公职选举的结果也大不一样。

  台湾政党作用在下降,选民素质在不断提高,新媒体作用越来越大,但我同意李义虎老师讲的,台湾地方派系依然不可忽视。特别明显的像台中,卢秀燕刚开始没有多少信心,因为在动员时,台中的黑派支持卢,但一开始红派的设计是要拱江启臣的,后来才动员好红派,所以大家看,红派的几个大据点,像丰原、太平、大里这些地方,这次卢的票开得也不错。林佳龙在台中生根十年,已经在地方上耕耘得不错,但国民党在地方派系动员上,2014年那次是比较差的,所以林佳龙大赢胡志强。当然,卢秀燕的胜利与“韩流”也有密切关系。而韩国瑜呢,第一场造势晚会能成功,也是得到高雄地方派系的支持。“陆军”与“空军”结合,产生化学反应,推高了韩国瑜的声势。当然,地方势力的力量也不要太夸大,但其与人情社会结合起来,动员力还是有的。这几年对台研究界有人认为随着新媒体发展,台湾地方派系可以忽视,我认为事实可能不是这样。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