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际视野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 
中评论坛:大变局下香港面临的挑战

http://www.CRNTT.com   2021-10-08 00:01:42  


 
  第三个思考,香港成功融入大湾区,就是与国家发展战略对接。未来香港融入大湾区可能会有三条路径。一是依托大湾区,香港利用大湾区的市场和发展力量巩固和发挥自己的核心优势,同时辐射大湾区,带动大湾区向国际发展;二是依靠大湾区,走这条路径说明香港本身的优势弱化,尤其在美国等境外势力制约下,香港未来的国际化走势很难预估,可能更多的需要依靠大湾区来发展自身;三是依赖大湾区,走这条路说明香港基本上丧失了优势,“困”在大湾区,甚至完全依赖大湾区带动香港。这条路不应该走,但是我看特区政府出台的措施,似乎他们对香港的发展没什么信心,一直强调希望香港的年轻人去大湾区发展。这种说法看似政治正确,实际上是把香港的人才往外推,特区政府应该把本地的人才留住,同时也要把内地的人才吸引过来,这才是香港走出困境再出发的基础。

  很多人喜欢从长期预判香港的发展,但是现在中美关系错综复杂,很难预判长线,所以对香港我们还是要看短期,三五年内香港的金融优势、进出口优势和科技创新优势基本上还能保持。如果特区政府想要保持香港的繁荣稳定,需要尽快抓住和充分发挥这三项优势,尽快让香港走出十字路口,让国际社会看到香港的优势,吸引资本。

  现在我很担心香港人才流失的问题。香港的人才从三个方面在外流,一是不少中青年移民。二是在香港读书的“港漂”,香港没有留住他们的政策和环境,包括各种“派糖”他们都享受不到,他们在香港交税为香港奉献,但是政策的阳光没有普照他们,很多人不愿意留下来。另外就是我刚才提到的,特区政府把本地年轻人往外推,给予补贴让他们去大湾区内地城市工作,这个政策的出发点是错的,不如用这部分资金扶持香港的产业,把年轻人留下来。

  第四个思考,香港成为新香港的主力军是谁?我还是要强调“新香港人”的概念,这次选举应该让新香港人脱颖而出,在政治舞台上发出他们的声音。新香港人是爱国爱港的中坚力量,他们既有内地背景,熟悉内地发展的战略,也在香港生活了很长时间,对香港有情怀。这一批能够在香港扎根的新香港人都是精英,无论是政治觉悟还是治理技能上都是非常优秀的。所以我认为,启用新香港人,让他们在香港的治理中发挥作用,这是建设新香港的重要力量。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