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际视野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社评:落实通关是“良政善治”首块试金石

http://www.CRNTT.com   2021-12-29 00:02:32  


深圳湾口岸(来源:文汇网)
  中评社香港12月29日电(评论员 束沐)香港今年9月选委会、12月立法会两场重要选举相继顺利举行,为“爱国者治港”原则的全面贯彻开了一个好头。“爱国者治港”既体现在选委会、立法会等基础性政权架构,也要落实在香港治理和公共政策的具体层面。我们认为,两地尽快在疫情有效联防联控之下恢复有序“通关”,无疑仍是事关香港民心、民意、民生的头等大事,怠慢不得。

  近期多间本地传媒关注到,随着年关将近,特别是冬至、圣诞假期以来,深圳湾口岸再次出现拥挤人潮,近1个星期内就有8000名香港居民踏上21天隔离的“漫漫征程”,疲惫和怨气写在他们的脸上。在两地政府多次对接协调、港府高层表态“随时待命”的情况下,“通关”问题依旧悬而未决,甚至悄无声息,港人的疑问和焦虑不仅越来越重,也在持续消磨对治港班子的信心。

  截至目前“港康码”申请人数将近70万,可以确定这是最迫切“通关”、便捷往返两地的群体,但如果算上这70万人背后联系着至少3至4人的家庭,初步估算因探亲、急迫事由或个人切身利益需要“通关”、期待“通关”的香港市民至少有300万人之众,这还不包括那些依赖两地正常人员往来获得收入、改善生活的群体,绝非轻率以什么“零头”视之。可以说,长达700天两地无法正常人员往来,两地利益与情感纽带受到有史以来最久、最深的损害,“求通关”仍是当前香港社会的最大民意!

  然而,结合近一个月来多个信号、事件可以看出,恢复有序“通关”还面临以下几个突出问题,特区政府如果不能高效解决,两地有关部门如果不能共同应对,“求通关”这个民意、民怨的“火山口”还会继续升温、翻滚:

  第一,香港特区政府虽口口声声说自己“准备好了”,但前期“小通关”配额规划的强烈争议,暴露出相关决策离地粗糙、缺乏调研论证等问题。过去一年多来,每当问及对“通关”的准备工作,无论是港府高层,还是部门主管,无一例外均以“筹备中”、“研究中”回应。当外界都以为政府早就为“通关”制订详细规划时,本月初“每日1000名通关配额初期以公商务优先”的消息,立刻在香港普通市民中炸了锅。有序“通关”配额从少到多、逐步扩大,本不是问题,但港府忽视配额背后如何平衡、协调社会各阶层的诉求才是关键,并未事先调研、倾听意见,简单将原本只服务于公商务特定群体的豁免检疫申请机制套用到初阶段“通关”上来,却没能把握基层民意脉动和民生诉求,最后引发普通市民、中小企业界强烈不满和不公平感,自然在情理之中。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