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际视野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中评智库:麦卡锡带来的新冲击

http://www.CRNTT.com   2023-04-08 00:04:35  


 
       四、中国的应对之策

  在2023年1月底的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彭博社记者曾提问:“据报导,美国国会众议长麦卡锡预计将于春季访问台湾。五角大楼已在就此做准备。中国外交部对此有何回应?”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回应称:“中方一贯反对建交国同中国台湾地区开展任何形式的官方往来。美方有关议员应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不要做影响中美关系,破坏台海和平稳定的事情。”毛宁没有直接提及麦卡锡的名字。毛宁特别强调,“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是中美关系第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美方任何时候都不要试图突破这条红线”〔22〕。这个回应是恰如其分的,反映了中方的严正立场。

  2023年1月间,外媒一度传出五角大楼在规划麦卡锡访美时的相应预案,后来媒体直接求证于五角大楼方面,五角大楼只表示三缄其口,不置可否。现在看来,麦卡锡访台可能是个概率并不小的事件。

  中国需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在佩洛西访台事件之后,对于中方来说,所得是进一步取得和确定了在台海态势中的主动权地位;而面临的挑战是,美方藉此做文章,在芯片战等方向上对中频频出招。拜登政府对于佩洛西访台,已非全力支持,对于异党的麦卡锡可能的访台,料想将更是不以为然,认为这是共和党在藉势做秀。但即使如此,美方仍很有可能以麦卡锡为借口,进一步在科技战等领域对华出招。对此,中国需有所防范和预案。

  从一定程度上看,笔者认为,麦卡锡若访台,其最主要目的仍会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亦即实际聚焦针对的仍是拜登,让拜登政府出错和减分可能更重于针对和挑战中国底线。共和党方面很可能会致力于将麦卡锡塑造为比佩洛西更“勇敢”,且同时受到了来自拜登政府行政部门方面更强大的“阻力”。而拜登政府,大概率也会将麦卡锡的出访看成是一种共和党在政治博弈上的挑战和进逼。明乎此点,则可基本看破麦卡锡的底牌,也就不必亦步亦趋地随着麦卡锡的举动而被动地回招。简而言之,中方最稳妥的应对模式即是延续2022年暑期佩洛西访台时的应对处理模式,毫不留情且有条不紊地进一步压缩台湾岛内台独势力的生存空间,对于中美整体关系则不妨取“以柔化刚”〔23〕的原则。外交学院李海东教授最近分析称:“白宫近段时间在对华政策上显示出一定的柔韧性和灵活度,这为中美关系带来一定的腾挪空间,但麦卡锡和美国国会显然不愿看到这样的局面出现。因此,在对华总体战略上,国会和白宫将会在方式手段上有更多较量。麦卡锡当选众议长后,在涉台、涉疆、涉港、南海、人权等问题上的操弄可能更高调偏激”,这一分析是较为准确的。

  我们可以来顺道考察一下2022年佩洛西窜访台湾时,麦卡锡是如何表态的。当时,麦卡锡把拜登和佩洛西都骂了一遍,但骂的主旨却是说他们和民主党都倾向于对华软弱。其中,麦卡锡骂佩洛西主要是说她访台只带上民主党人,而不带共和党人,因此全是党派偏见在驱使,骂拜登则是说因为拜登曾公开讲他觉得佩洛西访台“并非明智之举”,麦卡锡认为这是拜登主动向北京示弱的表现〔24〕。

  对于拜登政府来说,一旦麦卡锡启动访台程序,恐怕也将会变成非常棘手的事情。因为佩洛西2022年访台虽出于拜登规划之外,但佩洛西与拜登毕竟是同党,因此二人的纠葛之间并不存在极化党争的背景因素,但麦卡锡却并非如此。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