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际视野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中评智库:尹锡悦试图拥核?走险棋

http://www.CRNTT.com   2023-07-28 00:03:50  


 
  在俄乌冲突发生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发展,欧洲的格局变了,全球的格局也在变,亚洲和东亚的格局实际上也不得不变。尹锡悦上台后改变了文在寅的路线就是变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朝鲜半岛原来“弃核”的“五对一”格局也随之变化。美国与俄罗斯的对抗上升为首要地位,同时美国也加大对华遏制力度,拜登继续了特朗普与金正恩和谈破裂之后的对朝压制路线,而且有过之而无不及,不但恢复了特朗普曾经叫停的美韩联合军事实兵演习,而且构筑“美韩日”三边军事同盟,对平壤升级军事威胁。在这种新形势下,不少亚洲观察家都认为,中国可能会改变对朝韩“等距离外交”的政策,要“以朝制美”;对东京岸田政府热衷加入美国的对华包围圈,也必然增加反对力度。然而,实际上,北京还是从本地区安全与发展的大局出发,非常耐心劝说日韩不要一头走到黑,完全被美国当枪使。遗憾的是,尹锡悦似乎完全失去独立自主性,美国叫他往东他一点也不敢往西,他对华不友好路线,不但体现在朝核问题上,而且在台湾问题,在晶片技术等方面也都甘愿被美国当枪使。甚至进一步滑向如同日本一般的成为美国遏华的印太战略的鹰犬。

  四、美韩美日军事同盟

  构筑新的“美韩日”三边关系,核心是要使原来两个分别独立的美韩军事同盟和美日军事同盟合体,这是拜登政府发展“印太战略”的重要一环,尤其在俄乌战事之后。在欧洲,美国强化北约对抗俄罗斯,事实上美国加速北约东扩就是俄乌战事的导火索。那么,在亚洲,美国更视中国为未来最大的威胁,需要强化特朗普留下来的“印太战略”。需要强调是,特朗普的“印太战略”,是日本的安倍首先提出而被美国政府接过去,印度成为这一战略的重要的“一头”,日本是“另一头”,可是俄乌冲突发生后印度因为与俄罗斯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利益的链接,并非完全听美国的,相反显示美国“难以扳倒”的独立性,既不在政治上谴责俄罗斯,更是加大对俄罗斯能源的进口得利。同时,新德里还明智地修复与北京的关系,没有因为边界的纠纷而滑向谷底。故此,实际上使美国的“印太战略”大大削弱。这,也就逼得美国不得不将重点转向美韩美日军事同盟合体。

  然而,美韩美日军事同盟合体,存在结构性矛盾。如果说当下的尹锡悦政权是“媚日”的,实行的是对日“屈辱外交”,那么,他的前任文在寅则是反日的。文在寅任内,二战强征劳工赔偿问题,韩国的最高法院判决韩国被强征劳工胜诉,支持4名二战时期遭日本强征的韩国劳工的索赔权,判决涉事日本企业向每名原告赔偿1亿韩元(约合8.8万美元)。其理由认为,日方驳回原告请求的依据是以日本1910年至1945年对韩国的殖民统治合法为前提,这有悖于韩国宪法。大法院认定,韩日之间1965年恢复邦交正常化时签署的协定并不妨碍个人索赔请求权,同时认为涉事日本企业新日铁住金公司对其前身企业的赔偿和债务有法律责任。但是,当时的日本政府不接受,仍然认为日本对韩国的二战赔偿问题已经解决。之后,日本还对韩经济制裁,对韩国半导体材料出口管制。可是,到了尹锡悦手里,问题突然戏剧性解决,尹锡悦承诺赔偿由韩国大企业支付。于是,韩日领导人互访以及军事合作接二连三发生。甚至,韩国也一改对日本排放核污水坚决反对的立场,派出代表到福岛核电站视察,为日本排放核污水背书做准备。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