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际视野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对朝鲜半岛局势及韩国政治的一些观察

http://www.CRNTT.com   2024-01-08 11:10:30  


中韩建交之后,两国的政治、经济关系不断深化和升级,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近几年的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
  中评社╱题:对朝鲜半岛局势及韩国政治的一些观察 作者:金中燮(韩国),韩国济州大学教授

  【摘要】在迎来韩中建交30周年之际,韩中关系也面临建交以来最恶劣的情况。韩国政府在中美竞争的国际格局当中,基于自身的战略安全考量而选择偏向美国仍然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这是一个结构性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历史问题。北韩以文在寅政府纵容民间团体在南北韩边境地区散发反共传单为由,炸毁南北共同联络事务所,成为一个代表进步阵营怀柔北韩政策完全失败的象征性事件;文在寅政府的“均衡外交”无法持续,在中美之间的战略选择中逐渐偏向美国一边。2021年5月文在寅访美时发表的韩美首脑会谈共同声明中提到“双方确认维持台湾海峡和平稳定的重要性”,首次提及台湾问题,可以说是韩国政策转向的一个重要指标。冷战时期的意识形态对立虽然是国际实务,但却总是在国内成为政治斗争的手段而造成更重大的伤害,这一点有经历过的人们应该都还记忆犹新。而韩国尹锡悦政府上台一年后的一些言论或举措,都让人感受到这种强调意识形态对立态度的相关论述或举措,已经超越了反共的意识形态争论,更远而涉及如何解释韩国立国法统的问题;现在尹锡悦政府去挑动这敏感的神经,可以预见将会在韩国国内掀起不小的震荡。

  一、暴起暴落的韩中关系

  2022年是韩中两国建交30周年,所谓三十而立,原本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日子,但由于各种原因,两国是在双边关系陷入谷底时迎接这一具有意义的时刻,故而虽然各界也有举办多种多样的庆祝活动,但似乎都未能大幅扭转尴尬的两国关系。2023年上半年,又出现一些不利于两国关系的事件,可以说双边关系大致停留在庆祝建交30周年时的水平。也因此,现在从历史的角度回顾两国建交的30年,仍然具有时效性。

  自1992年建交以来,韩中关系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经济通商方面,中国在建交后约10年左右即取代了美日,成为韩国最大的贸易及投资对象国。人员交流也从建交初期的13万人在顶峰时期达到1200万人次,增加近100倍;两国分别有数十万国民居住在对方国家,并形成聚居的社区。也因此,两国外交关系的称号也从1994年的“友好合作关系”、1998年的“面向21世纪的合作伙伴关系”、2003年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到2008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断获得提升。

  但从2016年围绕驻韩美军部署萨德(THAAD:高空导弹防御系统)的问题,两国矛盾开始深化,随着中国采取一系列的反制措施,韩中关系也急剧转变为最坏的状况。根据韩国峨山政策研究院的调查,2017年韩国民众的对中国的“好感度”首次低于日本,考虑到韩国对日本的特殊历史感情,这可谓是破天荒。文在寅总统上台后,虽然试图“封印”萨德问题,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两国之间的交流仍然未能恢复。之后爆发的新冠疫情,更是雪上加霜,所有人员交流活动几乎冻结。期间韩国经历了政权更替,尹锡悦总统上台后则重新将萨德“正常化”,进行环境影响评估,为正式部署做准备。

  如上所述,在迎来韩中建交30周年之际,韩中关系也面临建交以来最恶劣的情况。韩中关系为何会如此暴起暴落?从时间顺序来看,萨德部署问题所造成的矛盾是最直接的导火线。虽然在社会历史文化等诸多层面,也都可以窥见双方在许多问题上的认知差距所导致的摩擦正在逐渐发酵,但韩国政府在中美竞争的国际格局当中,基于自身的战略安全考量而选择偏向美国仍然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这是一个结构性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历史问题。为了瞭解这些问题的来龙去脉,有必要先回顾一下两国建交的历史背景。

  二、韩中关系与南北关系的纠缠

  谈到中韩关系,都会提到两国地理相邻,文化相亲,历史上关系密切云云。这当然是没有错的,但是这种密切关系在19世纪末已然中断。甲午战争之后,中国基本上就丧失了对于朝鲜(1897年改国号为大韩帝国)的影响力。直到二战结束时美苏分别托管半岛南北,继而韩战爆发之后,中国才再次积极介入半岛的问题。不过这也仅限于北边,南边的韩国则是从韩战结束之后,基本上与中国大陆处于断绝的状态。这种情况即使在美国与中国于1970年代实现关系正常化之后也未发生改变,因为对韩国而言,军事安全上最大的威胁是北韩,而且即使中苏交恶,中国仍然是北韩最重要的后盾。

  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与苏联相继实施改革开放政策,改善与西方的关系,韩国也趁此良机,推出所谓“北方政策”,与共产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中国当然也包括在内。这其中当然有各种考量因素,但最重要的当然是为了在与北韩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因此,韩中建交之时,韩国最主要的政策目标就是给北韩造成压力,让它走上谈判桌。经贸、社会文化等层面交流的爆发式增长其实都是附带的成果。

  一般认为,这种国际压力反而促使北韩开发核武,并发展成核武危机,持续二十余年。可以说,韩中建交30年之中,北韩核问题就始终一直纠缠着双边关系,至今仍然如此。

  韩国的政坛依据对北韩、对美国的态度或立场,可以大致分为“保守”与“进步”两大阵营(虽然不是很精确):“保守”派重视韩美同盟关系并对北韩持敌视立场,“进步”派则试图减少对美国的依赖并对北韩持怀柔对话的立场。韩中建交30年间,韩国经历了六任总统(依序为金泳三-金大中-卢武铉-李明博-朴槿惠-文在寅),保守(金泳三、李明博、朴槿惠)与进步(金大中、卢武铉、文在寅)刚好各半。很碰巧的,进步派的三位总统都有与北韩领导人举行峰会,而保守派三位皆无。这当中虽然有很多其他因素发生作用,但仍然可以窥见韩国历届政府的大致倾向。另外,“进步”派政府在联合国讨论北韩人权问题时投弃权票,也具有重大的象征意义。韩国政府对于北韩的态度又与韩美关系密切相关,“进步”阵营执政时期除了积极怀柔北韩之外,或多或少都会推动减少甚至撤离驻韩美军的协商,而“保守”政府则会试图回归韩美同盟的轨道。

  韩中建交后的大部分期间,韩国政府与北韩的关系及对美国的态度并未对韩中关系造成太直接的影响。南北韩之间以及韩美之间的关系起伏不定,韩国每逢北韩有核试验或试射导弹等动作时都会呼吁中国发挥影响力,即使没有什么效果,也没有影响韩中之间的经贸以及人员交流的蓬勃发展。韩中关系大致仍然维持“安美经中”的基调。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