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从华尔街金融危机看资本主义的弊病

http://www.CRNTT.com   2008-11-04 11:37:30  


 
  二、把握客观规律,防止资本运行无序化、极端化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始,西方一些大国把自己的自由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制度视为前苏联解体、结束冷战的“功臣”。其实“前苏联”模式幷不是科学的社会主义,它的失败是不尊重经济规律的结果,而资本主义幷未取得制度的胜利。但冷战结束以来,西方一些大国头脑发热,自视经济政治制度优越,欲将自己的制度打造成为千年不变的资本帝国,这是完全违反历史辩证法的,也是根本不可能的。资本主义者们忘乎所以,以为将统治世界,自由市场经济制度的优越感逐日提高,导致新自由主义形式的资本主义取代了原来国家管制的资本主义形式。自由市场经济制度的特征有:放松对经济和金融的管制,允许自由市场的存在;反对微观层次和宏观层次的政府调控,鼓吹市场万能,断言只要靠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就能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状态,断言私有制优越于公有制,宣传私有制是灵丹妙药,是惟一选择。基本特征是:1、全面私有化。2、否定私有制具有经济剥削性质。3、完全否定国家计划的作用,把国家的作用仅限于“守夜巡警”,反对马克思主义和新老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政策。4、主张一切产业都无须保护。5、消除贸易保护主义,推动全球自由贸易。6、在战略和政策方面,极力否定社会主义,大力宣扬全球资本主义化。新自由主义极力鼓励以超级大国为主导的全球一体化,着力强调要推行以超级大国为主导的全球经济、政治、文化一体化,即全球资本主义化。 

  新自由主义形式的资本主义对自由市场经济过于自信,甚至到了迷信境地,宣称市场本身就有纠偏的功能,政府只要放手不管,市场就完美了,经济就可以发展。这样一来,美国采取放任的自由市场政策,幷使之在金融领域盛行,最终酿成金融危机。在美国,金融企业的利润占到全部上市公司利润的份额从20年前的5%上升至40%。金融扩张的幅度明显大于其所服务的实体经济,而且随着监管的绊脚石被移走,政府监管没有了,中央清算系统不灵了,集中交易的报价系统不起作用了,准备金保证要求放低了,风险监控不追踪了。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加入到衍生品的“盛宴”当中,从而使隐患一步步扩大。这种放松管制的爆发性增长是不可持续的,一旦房地产泡沫破裂,多重委托代理关系的链条便从根本上断裂了,逐利的击鼓传花游戏玩不下去,危机便不可避免。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始,特别是冷战结束以来,西方一些大国特别是美国借助经济全球化,不遗余力地向发展中国家推销自己的经济体制、经济制度,虽在拉美国家和前苏联留下恶果也不认账,更谈不上反思自身体制制度的缺陷。相反,为了本国的利益,为了继续维持自由市场经济制度的优越感,在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交往中以自己的经济体制、经济制度为标准,凡是不搞自由市场经济就横加指责、干预。在金融领域,以自由市场经济理论评价发展中国家所采取的金融监管政策,这样一方面吸引更多国家的资金更自由地流向华尔街,另一方面为本国的金融炒手、金融大鳄在别国金融市场投机逐利开道。索罗斯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中兴风作浪就是典型一例。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发生后,当时西方国家认为这是市场化不彻底造成的,要求亚洲政府要让市场主导,该倒的银行就让它倒。与亚洲金融风暴形成对比的是,自华尔街金融危机暴发以来,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救市”行动。英国的救市方案,则是直接注资,换取银行的优先股,实际上就是银行的国有化,政府直接接管。这些救市措施,实质上采用的是政府干预的办法和手段。自金融危机暴发以来,所谓风险自负的投资原则再也难以坚持下去,所谓资本市场万能论更是不攻自破。对比亚洲金融风暴与这次华尔街金融风暴,西方一些国家看待金融危机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意识形态的虚伪性充分地暴露出来。事实表明,绝对相信市场本身就有纠偏的功能,政府只要放手不管,市场就完美了,经济就可以发展,根本是行不通的。而且,主观上认为政府调控、政府干预不管用了,过时了,不根据各国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具体阶段、具体问题,抽象地认为自由市场比政府干预优越,也是主观和片面的。计划经济与自由市场经济的优劣,要以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来衡量,要看解决什么具体问题。正如邓小平所强调的,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金融危机让全世界重新审视资本主义,尤其是冷战结束后盛行全球的经济自由主义的利弊。凡是搞原教旨主义早晚会出毛病。前苏联模式是搞纯粹的计划经济,是计划经济的原教旨主义,违背了客观规律。但社会主义在改革前进,意识到不能在经济发展上搞极端化,吸收了资本主义有益的东西,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制度也存在着不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的根深蒂固的问题。但是资本主义不思悔改,陷入市场原教旨主义,金融危机就是一种惩罚。所谓自由资本主义是一种极端的市场原教旨主义,是资本原教旨主义的翻版。这种走向极端的制度不具备现代制度的特征。现代制度高度重视客观规律,是根据社会发展而不断完善的。欲把一个制度打造成千年不变的资本帝国,无疑是完全违反客观规律的痴人说梦。从这个意义上说资本主义只能是近代制度,不能说是现代制度。现代制度是科学性和实践性的结合,而资本主义已走上了极端化的道路。 

  资本原教旨主义在上世纪70、80年代以来,特别是由于前苏联的解体,盛行于世,鼓吹的是一些什么人呢?都是资本原教旨派,如里根、撒切尔等,而且影响了相当一部分人,不仅在西方有一帮吹鼓手,在中国也有一些人对资本非常迷信的专家学者,以为资本主义就是灵丹妙药,能够包治百病,“看不见的手”能解决所有问题,而忽略了“看得见的手”。在经济活动中不能只讲“看不见的手”,不讲“看得见的手”,我们现在要讲两手,“看不见的手”也必须符合客观经济规律,对此要进行适当的调控,绝不能自由放任。当然,调控到多少合适,这需要对分寸和程度的科学把握。市场经济不能只要市场不要计划,也不能只要计划不要市场。只有计划不按市场规律办事是僵死的,只有市场不要计划调节也是行不通的。放任“看不见的手”操控市场,必然放大资本的破坏性,使它逐利贪婪的本性无所顾忌,导致危机爆发。只有用“看得见的手”加以调控,才能驱害兴利,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当然,“看得见的手”对市场的干预必须建立在对规律的把握上,不能随心所欲,任意而为。对市场的调控不能影响市场作用的发挥,否则将造成市场的僵化。只讲自然发展,放任发展,是另一种违背规律的表现。所谓“小政府,大社会”,在经济领域,不过是资本寡头不受约束的借口,没有强有力的约束,资本的劣根性不能受到限制。不能允许任何人通过资本把私利放大到无限,而严重侵害公共利益,公共利益就是要靠政府来维护。谁代表公共利益?政府代表。谁代表资本利益?资本集团代表。任何一个公平的理想社会都不能把私利最大化,公共利益最小化,那样最后的结局是公共利益受到损害,少数资本占有者受益。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一个本质区别就是对资本的占有方式不同,对资本的占有方式决定着资本的运行效率。只强调资本的社会占有,使资本的有益功能受到限制,就不能发挥合理配置资源的作用。而只强调资本的私人占有,会导致资本的原始破坏性不受约束,放大贪婪逐利的本质,导致经济发展失序。因此,绝不能把资本的占有方式绝对化。完全的社会占有导致经济体制的僵化,前苏联的模式是最典型的教训,而美国式自由资本主义导致的金融危机,则是将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绝对化的恶果。对资本的占有形式,是社会化多一些还是私有化多一些,要根据生产力发展的程度适当把握。资本主义早期阶段经济危机频发甚至导致两次世界大战,一个根本原因是资本私有化的结果。在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的社会中,不是靠公平贸易而是兵戎相向掠夺资源。而在生产社会化水平较高的情况下,把资本占有完全私有化是违背规律的。当今时代,不认识不承认资本的社会化性质是要付出沉重代价的。美国等西方社会自恃战胜了前苏联体制,资本可以肆无忌惮,一味强调私有化,导致资本制度失控失序。现在又用资本社会化方式拯救危机,只能说是资本至上的失败。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