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中国经济结构重组和国际战略

http://www.CRNTT.com   2008-12-17 09:53:52  


 
  人们往往把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理解为“对内改革,对外开放”。这很确切。但可再进一步说,“对内改革”的其中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为了“对外开放”。在很长时间里,与国际“接轨”是中国决策者们的政策重点。“接轨”的努力使得中国内部体制的改革和变迁获得了巨大的动力。可以说,没有外在的压力,人们很难看到今天中国所经历的内部体制变革。

  也就是说,在过去的三十年里,中国的经济的服务对象更多的是国外市场,而非国内市场。中国尽管是个大陆型经济体,但其优势幷没有体现出来。每次外部发生危机,中国都要受到直接和间接的冲击。实际上,中国幷没有成为像美国那样的大陆型经济。除了和国际市场高度接轨的东南沿海一带,国家其余地区的经济幷没有很好发展起来。这已经导致了很多负面效应。例如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和收入分配差异。很多年里,中央政府做了很大的努力来减少这些差异。

  容易受制于外在压力

  但可以说,如果经济发展结构或者模式不改变,政府方面无论怎样的侧重于“二次分配”的努力很难非常有效。再者,这种发展模式也导致了各省之间的经济互相依赖度很低,但和外国市场反而有很高的依赖度这种奇怪的现象。世界银行的数个研究都发现,中国各省之间的经济整合度远远不及欧盟主权国家的整合,甚至也不及冷战期间的苏联各加盟国之间的联系。这种结局幷不是一般人们所认为的是因为地方政府搞地方保护主义,而是因为这种经济发展模式的必然结果。当然,如果结构不调整,从长远来说,会对国家的整合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很显然,这种经济结构也使得中国很容易受制于外在的压力。从世界经济史的角度,中国的外向型经济对世界经济作出的贡献怎么说也不会过分。很长时间以来,中国是世界经济持续发展的最主要一个因素。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产生的廉价的商品有效遏制着西方的通胀压力。同时,西方等经济发展和较发达国家在把低技术(往往是有害于环境)的产业转移到中国之后,进行了有效的产业升级。但是,对这些,西方幷不领情。西方在从中国获得巨大的利益的同时,也经常在很多问题上对中国施加压力,包括环保问题,劳工和人权问题等等。他们忘掉了中国在这些方面的问题都和西方有关。

  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是一个脆弱的经济强国。尽管经济发展很快,但受国际经济影响很大。再者,支撑发展的内部动力不足。从这次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来说,这种发展模式的潜力已经到了一个极点。为了对付金融危机,决策部门的重点仍在想尽各种办法刺激出口和吸引外国资金。尽管这样做对追求经济增长不无道理,但不能盲目。在对外经济方面,中国是时候进入一个很长时间的巩固阶段,而不是继续毫无道理地进行扩张。比如说,提高外国投资的品质要比规模更为重要。在对外经济领域也要讲产业的升级。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