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谢国忠:以新泡沫救旧泡沫不可为

http://www.CRNTT.com   2009-03-18 09:41:35  


 
  流动性经凯恩斯的著述开始受到推崇。早前,它曾一度等同于投机。凯恩斯主要关注的,是在20世纪初期频繁发生的经济衰退中如何刺激需求。流动性通常与财政刺激相关,例如,通过购买财政债券以支持政府赤字。财政刺激支持的主要理念是,当某人失业时,令其有事可做(即便他的这份新工作完全没有用处),这样,他可以凭借收入进行支出,进而引发一连串的经济活动。当失业率居高不下时,财政赤字可以起到改善作用。 

  与之相反,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经济衰退可被认为是“创造性破坏”(creative destruction),即经济衰退是淘汰弱者、为新企业赢得空间的过程。在他的理论中,经济衰退预示着进步和创新。政府为熨平经济波动实施干预,无法达到预期目的。尽管经济周期狂暴循环,19世纪繁荣的经济似乎支持了熊彼特的理论。 

  然而,这个世界并不是像凯恩斯或是熊彼特所阐述的那样非黑即白。当经济处于严重低迷期时,将引发社会革命。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的革命,与1929年的“大萧条”密切相关。在严酷的经济衰退期,政府有责任刺激经济增长,这一点凯恩斯是对的。然而,财政刺激不能在长期内发挥作用,过度依赖刺激可能将引发滞胀。经济衰退也可以起到将业绩不佳的企业淘汰出局的作用。 

  在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时期,流动性并不是经济管理的有效工具。工人们在预见到了货币增长带来的通货膨胀冲击后,要求提高工资以抵消通胀的影响,但是,工资的增长将立即传导至CPI,引发通胀抬头。货币扩张与通胀之间存在直接的传导路径。因此,中央银行放松银根仅仅会推高通胀,而无助于刺激需求。当沃尔克(Paul Volker)担任美联储主席、大幅提高联邦基金利率以打击通胀后,滞胀时代结束了,他的举措也为后来低通胀时代的来临奠定了基础 。 

  在格林斯潘接任美联储主席时,通胀预期较低。当格林斯潘增加货币供给后,货币首先流入了资产市场,引发资产通胀,并有效地刺激了需求的增加。由于来自发展中国家的逾10亿名工人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全球化拉长了低通胀时代延续的时间。金融市场逐步适应了格林斯潘流动性政策带来的效果。随着“银弹” 攻势重振经济后,大部分金融人士开始对流动性顶礼膜拜。 

  自当前这场经济危机在2007年8月爆发后,各国中央银行再次祭出了流动性法宝作为应对措施。对流动性扩张政策的信任,提高了金融市场的信心,并在数月内稳定了市场。但在2008年,这一政策开始失效,增加流动性并没有推升资产价格或是改善需求。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