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 
卢跃刚:中国革命与中国改革

http://www.CRNTT.com   2009-04-10 08:23:09  


 
  跃刚的这个历史叙述,是有大视野,大关照的。但是在这上面,我觉得还有几个问题是不是可以再深一步去解释? 

  共产革命发生在中国革命的环境中,中国革命发生在现代化环境中,在中国革命的大框架下,共产革命是怎么形成改变中国命运的历史潮流的?而且中国革命发生的时代背景,现代化的发生背景,又对中国革命产生了什么作用?这个革命的框架怎么建立起来的? 

  还有一个就是在中共领导人的承诺和失诺之间具体的原因是什么?它是一开始就处心积虑设计的一个圈套呢?还是历史发展多重性中的一种选择呢?它是一个选择的客观结果还是一个阴谋的主观结果?这也是我在研究历史中感到很困惑的地方。我认为,中国现代化走到今天这一步,是许多的偶然性碰撞的结果。是在各种历史复杂性的选择中,最后产生的一种选择。但是,你说有没有预设性的东西?从毛或者早期共产党员来看,也有一些比较基本的东西,但是比较模糊。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开始都是一知半解,后来成为执政党了,有很多东西也不是很清楚。所以,理论上是马克思主义,实践上是实用主义。这就牵涉到历史发生学上的基本史观问题。救赎问题是跃刚从他的历史逻辑得出的现实结论,对中国的社会转型是很有启示性的。关于这个问题,尽管还可以说许多,但在大的历史环节,我认为还有这么两个大问题怎么样才能说清楚? 

  秋风: 

  很抱歉,来得稍微晚一点。但刚才听韩教授和王教授说了以后,把前头没有听到的二十多分钟基本都补上了。我认为,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的研究,尤其是刚才王教授补充的对改革和革命之间关联的解释,我是头一次听说,而且确实有很强的解释力度。当初主持革命的人的某种救赎的心理,可能是他们在80年代能够容忍民众创新的很重要的精神因素。 

  我想强调一下这个“容忍”。刚才韩教授提到跃刚对中国30年改革的解释,听到这个解释我特别兴奋。为什么?因为我去年写了几篇文章,解释中国30年改革,跟你的基本径路一模一样。我现在正在写一本书,试图按照这样的思路解释过去30年的变化。张老师知道,是用奥地利学派的理论来解释。中国30年的变化,就像跃刚所说的,确实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过程,而且我们可以说,是农民自己创造了那些更为合理的制度和规则。其实,都不算创造,比如像土地制度的这种变革,只是部分的回归到人们记忆中的中国传统的土地制度安排。还没有完全回到那个地方,就像你说的,是个半拉子工程,还差很远呢。因为,政府不让人们回归。也正因为此,土地现在还是可以被开发商和政府轻易地掠夺。 

  下面我还是想讨论一下革命这个问题。我自己这几年也在想这个问题。中国的革命确实是很独特的,而且始终伴随着现代化的过程。我把中国的现代化简单地作了一个划分,中国是从19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进入现代时期,它的标志是士大夫产生要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概念。之前没有这个概念。从这时候到民国初年,中国的变革基本上还是比较传统的立宪主义范畴内。但是,新文化运动,尤其是国共合作,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革命时期。这个之后出现的所有政党都是革命党,国民党也是革命党,它也制定了一整套改造中国的纲领。研究共产党革命的时候,我们必须考虑这时开始的革命传统。很让我震惊的是,包括张君劢这样的民国宪法的起草者,宪政主义的最坚定的支持者,也都有一种革命党的心态。我说的革命的意思是指有一整套改造社会、文化的纲领。这一点,跟清末民初的人们有根本区别。国民党有这样的想法,但是没有能力实现。我现在看披露出来的蒋介石的日记,他忏悔说没有能够改造社会,没有建设新文化,他觉得这是一件特别遗憾的事情。

  现代中国的革命传统发展到了极端,就到了共产党的革命,这中间为什么会走向这样的一个极端化?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这场革命主要由边缘的知识分子构成,可能是一个解释的径路。我们比较一下英美的革命,和俄罗斯的革命、中国的革命,就会发现,一个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一个是绅士的革命,一个是边缘人群的革命,或者叫知识分子的革命。这两者的区别非常大。在英美这样的国家,包括光荣革命、独立战争等,基本上还是传统的原来社会的精英群体重新组织了政体,然后使其政治安排更合理些,但是,他们幷没有颠覆整个社会。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