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郑永年:金融危机和中国产业升级

http://www.CRNTT.com   2009-04-28 09:44:08  


 
如何“腾笼换鸟”

  在所有国家,产业升级是个非常漫长而痛苦的过程。在亚洲,日本和亚洲“四小龙”花了很多时间来进行产业升级,一些经济体的升级显然要比另外一些经济体成功。同时也要看到,产业升级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

  在过去的三十年里,中国面临的任务并非是产业升级,而是产业扩张。也就是中国所说的产业的“粗放型”的发展。最近几年,中国最早工业化的地区就面临产业升级的挑战。这在珠江三角洲地区表现得尤其明显。珠江三角洲产业发展在很长时间里可以说是一种典型的“自由放任”型经济。自八十年代开始,地方有关部门对本身的产业发展没有长远的政策,只要是外资就受到欢迎。因此,低技术、劳动密集、高能源消耗、高污染等成了珠江三角洲经济的特色。

  这种经济增长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显出其不可持续的特点。例如,它不能承受劳动关系的变化。前些年,中国出台新的劳动法,珠江三角洲的资本方反弹就很厉害。这种方式也不能承受土地方面的变化。当土地的供应不能持续时,这种发展模式也会遇到很大的麻烦。正是这种情况促使广东地方政府在近年来开始努力调整产业政策。

  实际上,在这次金融危机发生之前,广东政府已经开始作产业的升级调整。广东的一些企业在金融危机之前就开始关闭或者倒闭。广东称这一步是“腾笼换鸟”。这种做法受到一些方面的质疑,尤其是来自新自由主义经济学者的质疑。但是,无论从产业升级还是劳工权利或者可持续发展来说,这一步必须走。事实上,广东政府也可以把金融危机看成是一个机会,因为它加速了“腾笼”的过程。

  关键在于如何“换鸟”?政府在这个过程应当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这里首先必须对“换鸟”作合理的理解。很多人把它单纯理解成为“今天生产鞋帽、明天生产电子产品”。把落后的产业转移出去,把先进的产业请进来,这是一种产品产业的升级。但在同一个产业甚至同一种产品链上往上爬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产业升级。比如说,生产一双鞋,可以盈利10元,也可以盈利100元,就是说要从附加值方面考虑产业的升级。

不轻言放弃任何产业

  古典和当代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所强调的利用“比较优势”所进行的产业升级正在产生越来越多的问题。典型的就是英国。英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商。但到今天,其大部分产业已经转移到其他发展中国家。但这次金融危机以来,英国经济表现出极其脆弱性。因为今天的英国只有金融、教育等服务业和少量的技术产业。而这样的服务是需要全球性顾客的。从这个角度上看,英国经济现在高度依赖海外,显现出依附性经济体的特质。

  更为严重的是,即使没有金融危机,英国社会也受到制造业转移出去之后的痛苦。制造业不仅仅具有经济学意义,而且具有社会学意义,因为制造业是最能够吸收劳动力的地方。制造业转移出去之后,就业就成为大问题。尽管英国的社会福利制度能够保障人民的体面生活,但一旦没有了工作机会,很多人无所事事,民风下降,给人一个文明倒退的感觉。不管怎样,近代文明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产物。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