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梅新育:陆资入台的机遇与挑战

http://www.CRNTT.com   2009-05-18 09:22:37  


 
  尽管如此,我们也要看到陆资入台中存在的风险。首先是台湾当局对我方的疑忌仅仅是略有掩盖,却并没有也不可能彻底化解,只是由于危机所迫,不得不做些姿态,寻求出路。高度出口导向的台湾经济受全球经济危机冲击相当严重,2008年全年出口锐减32%,其中第四季度降幅高达62%;12月份失业率5%,为6年来新高;实际工资下降5%。国内外普遍认为,加强与大陆的经贸合作是台湾尽快走出目前困境的唯一现实出路。如英国《金融时报》2月24日社论就认为,在当前的经济寒冬里,台湾蜷缩在亚洲地区唯一仍在燃烧的经济“篝火”旁,不失为明智做法。在实践中,不少台资企业已经加大力度开拓大陆市场。如家电下乡就令众多台资企业摆脱困境,即使声宝、友达、奇美之类企业巨头也不例外,声宝甚至重新启动停工已久的天津工厂洗衣机生产线,召回本已遣散的工人加班生产。奇美电子则预计今年第一季度大陆市场占该公司营业收入份额可望从15%~20%提高到25%~35%,成为该公司最大收入来源地。正因为台当局疑忌犹存,我们充当开路尖兵的企业不可对台湾投资环境寄予过高期望,对政治性风险应有客观估计。

  不仅如此,陆资入台固然有可能密切两岸关系,却也有可能造成新的摩擦。而在始终会对这些陆资吹毛求疵的民进党手里,任何小小的摩擦(特别是劳工权利、环保、质量方面的问题)都有可能发展成为惊涛骇浪。根据马英九当局缺乏果断决策魄力的一贯作风来看,我们实在不能指望马英九当局在为入台陆资维权方面做出多少实事。正是在劳工权利、环境、质量等方面,我们许多企业的一贯作风实在令人不敢放心。

  陆资入台的风险不仅来自海峡对岸,也有可能源于我们自身。我们固然乐见两岸经贸加强,胡锦涛主席固然在去年年底已对两岸签署综合性经济合作协议(CECA)设想给予正面回应,我们固然希望用我们相对充裕的金融力量帮助台湾同胞,但我衷心期望这种投资不要成为对台湾不良资产的高位接盘,从而演出用相对贫困的大陆血汗补贴对方、对方却继续对我方恶语相加的尴尬。

  (作者系商务部学者)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