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祗说不做 乃深港合作最大障碍

http://www.CRNTT.com   2009-06-19 15:57:00  


“共同开发河套”是“只说不做”的典范
  中评社香港6月19日讯/立法会资讯科技界议员谭伟豪今天在《文汇报》发表文章“落实深港合作有何良方?”作者表示: 深港合作的最大障碍是“只说不做,没有行动方案”,强调“推动创意产业 刻不容缓”。文章内容如下:

  深港合作的最大障碍是什么呢?我认为,不管是政府层面,还是业界层面,最大的障碍是大家只说不做,没有行动方案。在政府层面,作为立法会议员,我一定会继续监察和推动,促使政府制定有效的产业政策。至于业界层面,我正在倡议和筹备一个数码创意产业联盟,目的是团结业界力量,促使政府去落实,积极推动跨行业、跨区域的合作。 

  立法会刚完成“促进港深合作”的辩论,事实上,香港和深圳各界近月来交流频繁,本人在5月中旬参与了立法会经济发展及环境事务委员会的考察活动,6月初又参加了唐英年司长率领的香港工商专业界访深代表团,更连同业界朋友参与了“深港动漫网游合作配对高峰论坛”。显然,大家对于深港合作抱有很大的期待。 

  有人或者顿生疑问:究竟香港特区政府是否有决心,以及是否已准备好去推动呢?无疑,政府以前一直缺乏产业政策,资源的投入也很分散,所以在这方面做得不够好,但近期已有所改变,开始探讨新经济发展策略。另外,其他社会声音也不容忽视,例如,本人在立法会曾经动议“推动香港创意产业发展”议案,包括要求政府考虑提供税务优惠等,获得不同党派议员的支持,顺利得到通过。本人也提出过一个动议修正案,认为应该按照“数字珠三角洲”的要求,促进粤港网络资源分享和互联互通,共同推动两地数码创意产业的发展与合作,亦获得立法会通过。由此可见,已有越来越多议员开始认同:利用科技﹢创意,作为我们迈向新经济的推动力。 

  那么,为何香港和深圳需要合作呢?根据中国社科院2009年度的《城市竞争力蓝皮书》排名结果,香港和深圳分别是中国最具竞争力城市的冠亚军,表面看来两者之间有竞争,但合作对双方更为重要,如果将两者的竞争力加起来,就可以让两地进一步领先。两地合作,也有利于实现优势互补,因为香港有不足和限制,地贵,工资贵,本土市场太细。但是,香港有一项很宝贵的东西,就是“一国两制”政策,是全中国独一无二,而深圳又是最靠近香港的邻居。凭“一国两制”政策,香港得以沿用普通法,享有充分的资讯自由,而资讯自由对于发展创意产业,是十分重要的。此外,香港拥有八所大学,这些大学在亚洲也是名列前茅,发展创意产业,最重要的是培养人才,这也是香港的优势。我相信,香港和深圳合作,绝对可以成为国际上具有很大竞争力的数码创意产业基地,吸引世界各地的优秀企业来发展,让我们的人才也得到最好的发挥。 

  我们现在要面对的最大障碍是什么呢?我认为,不管是政府层面,还是业界层面,最大的障碍就是,大家只说不做,没有可以落实的行动方案。在政府层面,作为立法会议员,我一定会继续监察和推动,促使政府制定有效的产业政策。至于业界层面,我正在倡议和筹备一个数码创意产业联盟,目的是希望团结民间业界力量,促使政府去落实,积极推动跨行业、跨区域的合作。 

             善用CEPA 推动两地融合 

  我认为,不久前公布的CEPA补充协议六,已为深港数码创意产业合作打开了方便之门,加上《深圳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已获得中央批准,这些进展都令人感到鼓舞。关键问题在于,特区政府能否掌握时机,尽快进入实际操作层面,帮助香港各行各业争取更多进入深圳发展的机会,先试先行,为物流、资金、人才和资讯等创新要素既流动提供更多便利,例如,放宽深港两地之间的资金流动,允许科技创新资金的跨境利用,为两地科技和创意文化企业上市融资提供更好服务,方便科研设备进出港深,筹建跨境宽频,有效解决深港两地资讯流动问题,加强双方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合作等;与此同时,香港企业又可以凭藉我们的国际经验与网络,协助深圳企业进一步打开通往国际市场的大门。 

  我深信,要将香港与深圳以至整个珠三角的合作机遇推展至全球,港深合作有很大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