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无制约的地方政府难以重建信任

http://www.CRNTT.com   2009-07-02 10:29:32  


中国社会的信任状况日趋成为一种严重稀缺的品质和资源
  中评社北京7月2日讯/评论员邓聿文在今天的《上海商报》发表文章“地方政府公司化削弱社会信任感”,作者表示,“信任是社会存在的前提,一个社会,如果信任度低,无论是人与人的交往,还是企业的商业行为,或者是政府的施政,都将付出极大的交易成本”。文章内容如下:

  最近一段时间,中国社会发生的几起事件,凸显了中国社会的信任难题。尤其是舆论对29岁的市长周森锋的密切关注,已经超出对一名年轻市长的好奇和猜测,典型地表现出公众对现行官员选拔制度的高度不信任,从而也是对地方政府的不信任。

  但是要说公众只对政府及其官员不信任,是不全面的,中国社会的不信任已经表现和深入到社会关系的各个方面和层面,正如学者郑永年所说,在“人与人之间、家庭成员之间、民与官之间、官员之间、政府上下级之间”等到处充斥着不信任的因子。

  为什么中国社会的信任状况成为一种严重稀缺的品质和资源?

  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个情况应该注意,社会信任缺席的背后是社会存在严峻的不公,多数人的权利是不平等的。此种情况的出现当然也是由各种因素造成的,但主要是由政府的滥权以及在权力支撑下的资本不受节制造成的。政府本应给社会和公众一视同仁地提供公共品和服务,然而,现实中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的权力运用很少受到监督和制约,从而使政府及其官员在行政运作中违反程序公正,进行权力寻租、暗箱操作、贪赃枉法、贪污腐化等现象比比皆是,导致社会对政府的信任度下降。

  所以,在诸多的社会不信任中,主要是民众对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的不信任,由此派生出其他不信任幷决定社会不信任的程度和广度。要解决中国社会的信任问题,必须抓住这个“牛鼻子”。

  地方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及其官员之所以被民众普遍不信任,很大程度上与这些年来地方政府的所作所为表现出赤裸裸的以逐利为目的的公司化倾向高度相关。考察中国的经济发展发现,两者在时间上具有惊人的一致性。

  地方政府的公司化及其竞争被国内外一些学者解释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一个决定性因素。的确,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现代化,是地方政府导向的现代化,在社会资源缺位的情况下,地方政府成为拉动现代化的最大动力,对此无需讳言。然而,以追求经济增长特别是财政收入为最高动力的政府逐利化或公司化,虽然在某些时候能够带来社会财富的大幅增加,也能够提高社会成员的福利水平,但在社会治理方面,它更多带来的是灾难。这已从最近十多年越来越严重的官员腐败和频繁出现的群体性事件得到证明。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