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警惕经济过快反弹吹起新的泡沫

http://www.CRNTT.com   2009-07-13 11:31:21  


 
  但是这一判断从根本上反映了部分国际分析师只看表面现象的通病。确实,中国经济正在变得越来越市场化,但凡是对中国经济有深入了解的政界、学界人士都会了解到,起码在过去十年,中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能力不仅没有弱化,反而大幅度增强了。比如,政府财政收入占GDP的比例,从十年前的11%上升到当前的21%;随着银行和社保改革的顺利推进改革,政府的隐性债务已经明显减少。

  其实,中国政府敢干预经济活动的能力并不局限于财政措施,更重要的是政府全方位的影响力。比如,国有部门的赢利状况在过去十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意味着政府有更大的空间引导国有企业推动经济增长。特别值得指出的是,中国的银行业在过去十年间经历了巨大的变革,使不良贷款比例从近40%下降到约7%,与国际上许多国家的情形不同的是,中国的银行业流动性充裕,资本充足率较高。在多数银行仍然是国有为主的情况下,政府利用信贷政策调控经济活动的空间非常大。

  所有这些原因,使得中国经济在短短的一两个季度内出现了强力的反弹。但经济增长走过低谷,并不意味着实体经济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政府保得住经济增长,但就业、企业利润、居民收入仍面临困难。在出口市场前景持续暗淡的前提下,产能过剩的状况在短期内难以缓解。这就意味着尽管现在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再次形成通胀预期,通货紧缩的压力很难快速消除。这将给企业赢利造成持续的压力。

  与此同时,劳动力市场往往是经济周期的滞后变量。即使经济增长继续回升,劳动力市场的状况将无可避免地继续恶化。它的最终结果将落实在两个指标上面:失业率和收入增长。通常实体经济在开始上行之后,失业率仍然会继续上升,这主要是因为企业解聘或雇员的决策一般会滞后一段时间。如果劳动力市场调整灵活,那么就业压力更多地是体现在工资水平下降,而不一定是失业率上升。中国在东亚金融危机期间就出现了类似的情形。工资下降,通货紧缩的可能性更大,而消费增长则面临新的风险。这样综合起来看,中国经济非常困难的时期其实尚未过去。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