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老板”转型之痛的三重启示 | |
http://www.CRNTT.com 2009-09-24 10:41:38 |
新华网刊登李志军文章表示,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转变,这是保持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但在这场蕴含着历史必然性的时代转折中,“煤老板”的转型之痛令人深思,并给人诸多启示。 其一,企业经营战略须未雨绸缪。2008年以前,在煤焦产业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一些“煤老板”考虑到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主动转型,抢到了先机。而2008年以后被动集体转型的“煤老板”,再也难以找到先前那样的良好投资机会和宽松的市场环境。作为不可再生资源的原油、金属等生产企业,也应以此为鉴、早做打算,处于产业链低端的一些产业更应尽早升级,抢占产业制高点。 其二,产业对接需政府大力扶持。一方面“煤老板”手里握有巨额资金,却找不到合适的投资项目;另一方面中小企业融资难,求“钱”若渴。这种一方“撑死”一方“饿死”的尴尬局面急需政府运用财政、金融、产业政策给予适当引导和推动,如建立真实、全面、快捷的信息共享平台,采取措施扩大资金供求双方的沟通与交流,实现产业对接。 其三,产业设置政府应严格把关。无论是产业转移还是产业升级都离不开政府的宏观指导,类似“煤老板”这样的痛苦转型诚然难以避免,但政府在小煤矿发展初期,如果因势利导,转型的阵痛可能不会这样强烈。此外,政府在产业设置上的把关一定要谨慎,例如,目前从国外引入的垃圾焚烧处理技术,国外已经作为“夕阳产业”来对待,我们却作为“朝阳产业”来引进,假以时日,垃圾处理产业可能又会上演“煤老板”式的痛苦转型。 文章最后说,以“煤老板”的转型之痛为鉴,如何科学合理制定产业规划,未雨绸缪进行资源配置、及时有效进行政策引导,是一个长期摆在地方政府和生产企业面前的重大课题,应引起足够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