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寻找经济复苏与通胀预期管理平衡点

http://www.CRNTT.com   2009-10-30 11:33:52  


 
  但是,当前的通胀预期还很难演变为现实的通货膨胀。对通胀预期的恐惧,源于经济学上“通胀预期会自我实现”的说法,这主要是针对经济繁荣时期而言的。在当前中国情况下,经济实际增长率正在向潜在增长率逼近,但是还低于潜在增长率,供给总体大于需求,外需依然疲软,并且存在大量过剩产能,物价主要还是体现为去库存化下的恢复性上涨,需求虽有所增长,但其强度还不足以拉动物价的持续上涨。货币供应量持续增长,虽然引发了房地产等资产价格的上涨,但是房价并不是CPI的组成部分,CPI上涨更多依赖于食品价格,而当前食品价格上涨仍属温和。所以,短期内,现实的通货膨胀出现的可能性不大。

  经济政策应适度调整

  文章认为,既然短期内通胀还不会成为现实,经济刺激政策就没有必要立刻退出,尤其在中国经济走向全面复苏的关键时期。寻找经济复苏与通胀预期管理的平衡点,成为下一步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重要任务。

  经济刺激政策不能过早退出,一是因为中国经济复苏的基础还不牢固,民间投资尚未完全启动,消费和外需不足以充分拉动经济增长,仍需政府投资支持;二是因为大量在建项目正在开工建设,中小企业恢复生产,需要宽松货币政策支持;三是过早退出会吸引大量国际资本涌入国内投机套利,扰乱经济复苏进程;四是在宽松货币政策下,大量流动性推高资产价格大幅上涨,如果实体经济不能跟上,整个经济将会陷入投资型滞胀。

  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仍将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宽松的政策基调今年不会改变,但是为了加强对通胀预期的管理,要根据经济实际情况进行动态微调:

  第一,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但要加强对投资结构的调整。转变投资过分倾向于“铁、公、机”等基础设施的做法,进一步加强民生投资的力度。加大对非公经济的支持力度,大力启动民间投资,避免经济增长陷入政府投资“一枝独秀”的尴尬局面。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努力扩大居民消费需求。

  第二,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但要依靠数量型工具加强微调。实际上,货币政策的微调已经开始,目前主要依靠公开市场操作来管理过剩的流动性,这有利于稳定社会公众的通胀预期,增强货币政策的公信度。由于通货膨胀压力并不显着,预计今年内央行会保持现有的利率、存款准备金率政策不变,对经济杀伤力较大的价格型工具最早在明年上半年才会使用。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