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软硬不是的中国青年 在为谁着想

http://www.CRNTT.com   2009-12-02 10:51:37  


2009年奥巴马访华,上海青年所提7个问题再次引发了有关“软硬”的热议
  中评社北京12月2日讯/《中国青年报》今天刊登评论员毕诗成的文章“中国青年真的连提问都不会吗”,作者认为,“这事儿很奇怪,当初硬也不是,现在软也不是,难道中国青年真的连提问题都不会了吗?或许,还真就与我们习惯性的太多‘着想’有关…或许,原汁原味的‘真实’,是化解舆论关于那些‘软硬’之争的最好法宝。”。文章内容如下:

  1998年克林顿总统访华,北大学子的7个问题曾引发舆论热议,充满火药味和缺乏善意是当时有代表性的指责;2009年奥巴马总统访华,上海400名青年也提了7个问题,又引发了热议。这次的理由完全不同:平淡无奇、太软。据11月28日《南方人物周刊》报道:一位目睹了整个交流活动的上海市主要领导,很感慨地对身边人说:这些上海孩子啊,比起北方人啊,就是软!很多网民讨论认为,“从给奥巴马提的这些问题看,这些来自上海名校的大学生,无论是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对事物的洞察力,还是政治敏锐性,都有待提高。”

  这事儿很奇怪,当初硬也不是,现在软也不是,难道中国青年真的连提问题都不会了吗?学生肯定不乐意,因为站在学子们的角度,他们是做了认真准备的,并以极大的善意“为对方着想、为大局着想”。但耐心想一想,或许,这种软了硬了都会受到指责,除了暴露出指责者的苛刻、过分放大一次对话的提问之外,还真就与我们习惯性的太多“着想”有关。

  比如第一个提问的复旦大学女孩陈曦说,她构思了很多问题,有经济的、政治的、生活的,没想到会是第一个提问的。于是,“就选择了一个稍微委婉的问题,以调动现场的气氛”。替奥巴马着想的不止陈曦一人,第二个提问的钱文韬,就认为自己的问题不尖锐,比较温和,因为“这样才更能体现中国青年的特点”。

  面对这篇报道,我一再思考,假如换成自己,面对奥巴马会提出怎样的问题呢?是软的还是硬的?是咄咄逼人还是“善解人意”?思考的结论是——或许这已经是一个伪命题了,根本就不需要我自己来决定,到时候“话语环境”自然便会告诉我该怎么办。据记者的采访,这400名学生在8所大学的遴选,虽然政府没做要求,但很多大学都是按政治素质好、英文水平高、形象要好一点的标准“选择”出来的,有的被明确告知,参加这项外事活动还要参加一个培训。

  或许正因如此,学子们也懂得了怎样揣摩并试图掌握“分寸”。从积极层面,这是中国人对奥巴马总统的重视,也体现了我们的朴素与善意;但从消极层面,这也造成了宽泛、平淡、缺乏锐气朝气提问的出现。实际上,懂点演讲常识的人都会知道,演讲人的发挥水平常常和提问者的发问有紧密联系,常常遇弱则弱,遇强则强。是不是尖锐的问题就是不善意呢?显然也不是。昨日有媒体报道,美国《外交政策》杂志评出2009年影响世界的100位“思想家”,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名列第九,理由正是因为周小川今年深刻地批评了美国经济体制,并“挑战”美元作为储备货币的必然性。由此可见,只要有独立的思考,哪怕是犀利的批评,也会让被批评者肃然起敬。

  中国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我不相信,青年学子就不懂得什么是外交礼节,就想不出来精彩的提问,就不能自信地和一个外国元首“在亲切友好地氛围中”探讨带有挑战性的问题!一个国家的雍容大度,要体现于每一个人的雍容自信;一个人的雍容大度,要体现于这个人的独立思考与理性发问。一群青年怎么提问,也能映照出他们怎么思考,不会问,焉会答,这是中国青年深刻介入全球化时代的“试金石”,没有理由仍然被一种“保姆心态”所笼罩。或许,原汁原味的“真实”,是化解舆论关于那些“软硬”之争的最好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