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CPI转正后 通胀预期管理

http://www.CRNTT.com   2009-12-15 10:37:29  


出现轻微通胀症兆属于正常的经济复苏信号
  中评社北京12月15日讯/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11月份主要经济指标,其中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6%,由上月的下降转为上涨。其中,城市同比上涨0.4%,农村上涨0.9%,由负转正。这也是过去10个月来CPI的首次转正,成为刚过去的这个周末里最受关注的经济数据。分类别看,11月份,八大类商品价格有三种上涨五种下跌,食品和居住类价格上涨成为带动CPI由负转正的主要动力。

  第一财经发表社论称,作为经济运行与消费预期变化的重要风向标,CPI对宏观经济调控一直具有重要的先行指导意义,而上述类别的差异,又蕴涵着一定的深意。

  简单回顾可知,CPI同比增幅在2008年4月创下阶段性历史高点8.5%之后,一直处于逐步下行的阶段。至2009年初,CPI由正转负,在2009年7月跌至-1.8%后又逐步回调,到11月终于由负转正。CPI过去一年多来的走势,其背景是一场影响深远的全球金融危机,以及中国经济率先从危机中看到复苏的信号。可以说,CPI的变化,与宏观经济运行冷热转换的态势基本吻合。

  文章指出,2008年底以来实施的“保增长”的经济刺激政策,推动了货币信贷层面虚拟经济的流动性大增;而水、电、煤、粮食等基础商品物资价格的上调,则反映了实体经济出现回暖的讯息。到2009年底,全年GDP“保八”的目标基本实现,虽然全球外部经济二次探底的风险依然存在,但是出现大幅下跌至2007年谷底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当然,杜拜危机的发生及欧洲主权信用危机频现,显示出世界经济复苏依旧脆弱的现实——尽管这些问题只是经济复苏道路上的绊脚石,难以对经济大势构成根本性的威胁。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无论是货币虚拟经济,还是商品实体经济,均以未来经济复苏为主要预期,出现轻微的通胀征兆属于正常的经济复苏信号。对此,我们不应抱有过度恐惧之心。事实上,现实经济生活当中,不可能存在绝对零通胀的状态,轻微的通胀预期如果引导得当,对整体宏观经济的复苏同样可以呈现正面价值。关键在于,要监控通胀的强度,将其控制在轻微可控的范围,避免出现强烈的恶性通胀。

  文章认为,未来一两年里,一些现实因素可能会对通胀构成实质性影响。日前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定下基调,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样的政策环境,将为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复苏继续提供可靠的动力源。但同时也应看到,任何经济干预政策都不可避免地存在其负面效应——适度宽松的货币信贷环境在为实体经济输血的同时,也给商品与投资品价格的上涨提供了新的可能。

  还应注意到,水、电、煤、能源与粮食等宏观经济基础性商品价格的上涨,将促使中下游商品成本与价格的上行。观察2009年以来PPI与CPI的联动性不难看出,消费品与中间品价格出现同步回暖的趋势;从基本面经济原理分析的角度看,上游水、电、煤与粮食等基础商品价格轮番持续上调,无疑会导致中下游中间品与终端消费品成本的不断上升。

  必须注意的是,一旦终端商品价格上涨,反过来又可能推动上游初级基础商品的价格再度上涨,进而形成轮动性的因果循环上涨格局。因此,要想将通胀控制在轻微可控范围之内,关键是斩断这种恶性的因果循环。

  另外,正在不断推进的资源价格改革,必将进一步推动物价的上涨。作为中国未来改革一个重要的攻坚领域,资源价格改革正在试图卡住有利的时间窗口。但无论如何,一旦资源价格改革更大范围地铺开,对于物价形势而言,必然会再添一份压力。

  文章表示,当前,管理通胀预期已成政府文件中的频繁用语,这自然不是无缘故的。面对通胀预期的增强,政策措施理当从宽幅总量型的货币信贷支持政策,转向有鉴别、有选择的结构型流动性支持政策。从整个产业经济来说,选择有产业升级潜力、国家重点扶植的新兴高科技产业作为信贷扶植的主要对象,如新能源产业等;从单一产业内来说,则选择符合国家政策指向与国计民生的分支作为信贷资助的主要对象,如房地产行业中,重心宜落在中低收入阶层的保障性住房建设上。

  与此同时,还应着力在中下游环节消化成本上升压力。一方面,须通过企业的技术改进,如倡导节能环保的生产模式,降低能源价格上涨的压力;另一方面,可考虑将低附加值的产业转移到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内地,沿海地区从事更多高附加值产业的开发。此外,为了规避关税和贸易摩擦,高端外销产业可以选择资本和劳动力输出,加大在国外直接投资生产的力度,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