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应正视对“23岁副局长”的质疑

http://www.CRNTT.com   2010-02-22 08:57:12  


 
  事实上,在很多地方,没有哪次提拔或任命是不符合程序的,但有一些其实经不起推敲。比如2008年4月,辽宁本溪通过“双推双考”公开选拔团干部,而其中有数名是领导子女。此事经由媒体曝光,一个月后,任命决定即被取消,因为违反了任职资格规定和回避制度。程序与规定,事前事后大不一样。这就是说,选拔干部完备的程序必不可少,但程序也可以为个别人上位而做出有针对性的设置。

  新泰这次选拔,有一个细节不应忽视:去年11月8日新泰发布选拔公告,规定报考者须“从事相关专业工作2年以上”,且必须是“中共党员”。8天之后,又出台了一个补充说明,放宽了报考条件,不再要求从事相关专业工作2年以上,政治面貌也不作要求。对比公示名单,我们可以发现,有一些提拔人选本不具备报考资格,调整之后就具备了。

  虽然一些民主程度较高的国家,也有家族从政的现象,但从根本上来说,现代民主政治不是血缘政治,权力交接和转移应充分公开透明,民众可以监督,而不是封闭运作,为权力群体自身所垄断。公众对干部用人制度的高度敏感,对因家庭背景而获得提拔的官员极度厌恶,原因正在于此。那么新泰选拔有无此类因素,调整报考条件原因何在,如何解释那些因之受益的入选者,新泰有关部门理应作出解释和说明。

  80后官员的年龄问题是这次引起争议的触发点,新泰当地也说要“加大优秀青年干部选拔力度”,不过年龄、干部年轻化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年轻官员上去了,不能胜任者,应该下来。在新泰面向全国招考的成千上万年轻公务员里,为什么是这几个人,而不是其他人通过了选拔,他们是公平、公正、公开竞争的优胜者,还是政治背景、血缘背景的优胜者?这便是问题所在。

  从新泰任前公示中,我们无法获取提拔人选的更多信息。公示内容中只有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现任职务、拟任职务等极其有限的信息,家庭背景、工作业绩等重要信息都缺乏。一个普通人有权不公开这类信息,但一个官员则需要公开,公众才能据此监督。事实上,如果本次选拔严格遵照了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公开这些信息其实不必有什么顾虑,反而能够得到公众的信任。 (汉网-长江日报,作者:刘敏)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