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 |
张亚中:让兄弟说成两岸定位的表述 | |
http://www.CRNTT.com 2010-03-28 00:16:58 |
“敌人”、“对手”、“朋友”、“亲戚”等不同的关系定位都出现过在两岸。前三种与国际体系的关系种类相同,第四种“亲戚”的形成方式则不同。欧盟所建立的“亲戚”关系是凭藉着“共同体”所形成。“共同体”这个家园内的“亲戚”关系是后天经由政治力量所创造出来的,而两岸“亲戚说”则是建立在共同的文化血缘的基础上。 在冷战期间,两岸关系基本上是一种“敌人”的形态,双方不仅有军事上的对峙,在国际参与上也是“零和”竞逐。“敌人”关系所显示出的是双方的不信任,在冷战时间,双方担心对方是否会颠覆或取代自己的政权,而在1990年以后,则又多了一个台湾是否会独立的变数。就目前两岸关系而言,北京认为,“敌人”关系的基础只存在于“台独”这个可能选项。至于台北,只有少数台独基本教义派会将北京视为“敌人”。虽然在互动上,双方政府已经不以“敌人”相待,不过,由于基本互信不够,双方迄今没有放弃武力对峙。 台北泛绿的支持者,将北京视为“对手”与“朋友”者均有之。视为“对手”者,认为北京的最终目的是统一台湾,因此必须要强化台湾本土力量,并且不要在经济上对大陆过于依赖。李登辉可以算是这种主张的典型人物。视中国大陆可以为“朋友”的泛绿者,希望两岸能够发展成为一种“睦邻关系”,他们愿意与北京友好,但是属于一种“外国关系”的友好,也希望与大陆发展经贸关系,因为他们也了解台湾不可能忽视大陆这个庞大的经济体,但是他们对于中国大陆没有任何政治重迭认同。蔡英文、吕秀莲等绝大多数的泛绿者均是这类主张的支持者。 台北泛蓝的支持者,也有不少将北京在经济上视为“对手”或“朋友”,但是在认同上,仍然认为两岸同属中华民族,如果要更清楚的界定,这些泛蓝者在政治认同上更多视中国大陆为“亲戚”。 所谓“亲戚”,可以是“亲如兄弟”,也可以是“远亲”、也可以是近于两者的“表兄弟”关系。(以“兄弟”描绘,不涉及性别暗示,读者也可以用“姊妹”界定之)。如果“中国”是两岸共同的姓,那么,在台北支持两岸为“亲兄弟”关系者,则主张一个是“台北(“中华民国”)政府的中国”(简称台北中国),另一个是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中国(简称北京中国)。如果认为两岸只是“表兄弟”或其它亲属关系,那么,“中国”这个姓就不是必须坚持的,“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两岸各自的姓,两者是同属中华民族的两个国家,不是同属“一个中国”的两个政府。学术界通常将支持这种论述的定义为“独台”论者。 冷战时期,两岸处于对峙,但是双方均承认自己是中国,两岸的冲突是“亲兄弟”互争正统的冲突。1991-1993年国统纲领期间,两岸也主张自己是中国,那时的两岸,虽然仍有敌意,但是国民党在基本立场上认定双方为“亲兄弟”关系,不否认对方的治权,也期盼北京尊重台北的治权,就像兄弟应该尊重各自家庭的管理权一样,不过,那时候,北京的宪法体系,并没有改变将两岸视为“中央与地方”的“父子”关系,“一国两制”是北京所主张的解决之道。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