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台湾产业创新之路 呼唤转型

http://www.CRNTT.com   2010-04-28 10:37:28  


台湾业者应逐步转换经营模式。
  中评社台北4月28日讯/“过去的代工经营模式,已经逐渐走向死胡同了。创新是台湾转型唯一的方向,盼望台湾人能抛下既有的思维,勇于迈向创新之道,让台湾由制造低价产品的代工王国,转型为创造高附加价值的全球创新基地。”《中央网路报》今天登出“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助理研究员曾志超的特稿“简析台湾产业创新之路”,文章内容如下:

       壹、前言

  笔者日前在“台湾全球创新指数下滑之警讯”一文中,已经明白指出台湾产业发展的困境,若不尽早转型为创新导向的产业,迟早会被大陆企业迎头赶上。故继续延续前文,尝试提供台湾创新的方向,供政府参考。

    贰、台湾产业创新之路

  本文针对台湾产业发展的困境,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鼓励代工产业合并,垄断全球制造业供应炼:台湾的代工产业制造能力相当惊人,在许多领域,几乎垄断整个产品的制造端。可惜的是,几乎这类的产品,同时有数家台商互相厮杀,为了抢夺订单,互相杀价,“毛三到四”(毛利率仅三到四%)成为常态。最著名的例子便是台湾的笔记型电脑产业,台湾的笔记型电脑产业全球市占率高达九成,却同时有广达、仁宝、纬创、英业达、和硕…等台湾厂商从事生产,具美商高盛证券统计,台湾的前五大NB代工厂去年出货量高达一亿三千多万台,预估今年更将逼近一亿七千万台。最近连EMS大厂鸿海也加入战局,导致各家的利润严重压缩,有时为了填补产能,还会不惜赔本抢单。是故,笔者建议政府应鼓励代工厂商合并,减少台湾厂商的恶性竞争。即使短期内外国大厂可能会以抽单等方式要胁,但为了产业长期的健康发展,同业的合并势在必行。和并非但可以减少无谓的恶性竞争,还能将资源投入创新性研发,透过创新性的技术垄断全球制造业供应炼。

  第二、加强技术创新:政府过去发展科技产业皆以产值为首要的目标,留下许多的后遗症。未来应摆脱此一不切实际的目标,改由发展技术为导向的产业目标。无论发展代工业或是品牌市场皆需要以技术为后盾,始能开创具国际竞争力的产业。

  以DRAM产业为例,台湾厂商一直依赖技术母厂授权过期世代的技术,还得缴交昂贵的权利金;就以2006~2008三年来看,台湾力晶、茂德、南科及华亚科所支付的技术合作费与权利金就高达734亿元,比尔必达每年约2.9亿美元的研发经费多出数倍。质言之,台湾厂商技术母厂的研发经费,根本是台湾厂商在支付(技术生根不只是厂商的事,A2版,经济日报,2009-10-24)。与其盲目的支付外国厂商技术授权费与权利金,还不如自行研发新技术,始能逐渐摆脱外国大厂的制肘。

  第三、强化设计创新:除了关键技术外,产品设计能力亦是创新的要件之一。相同功能,不同的外观设计或产品组合,即能吸引消费者的目光。君不见APPLE电脑即以设计优异见长,使得其产品畅销全球。即使价格远高于竞争对手,消费者也乐于买单。可惜台湾厂商长期忽略设计的重要性,缺乏专业的设计人才,设计能力远逊于日韩大厂,产品自然仅能进行价格竞争。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