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被误解的桉树

http://www.CRNTT.com   2010-04-29 10:40:18  


 
  ●层出不穷的“桉树问题” 

  ○环保组织调查圈地毁林,却引出“桉树有害论” 
 
  来自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的刘夙,在一篇论述桉树的文章中称,“只有不好的技术,没有不好的桉树”。 桉树也并非一定是“抽水机”和“吸肥器”,事实上,桉树是否会变成为“抽水机”和“抽肥机”,取决于桉树林的营造是否合理。科学家们认为,一些桉树林之所以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土壤肥力的枯竭,大多都是营造不合理的结果。桉树虽然是一种有重大经济价值的作物,但它所具备的许多天然特性,需要造林技术进一步克服。 
 
  即便在桉树的成长初期存在一些劣势,但自然科学家们仍然相信桉树本身并无害处,但“桉树是否有害”的争论却依然在社会领域中激烈的进行着。在中国,将桉树从自然科学领域带入公众社会并引起关注的,是以“绿色和平”组织为代表的国际环保组织。 
 
  2004年,“绿色和平”开始对国际纸业巨头金光纸业在云南等省份涉嫌圈地毁林,大面积种植桉树事件进行调查,在随后出具的《金光集团APP云南圈地毁林事件调查报告》中,“绿色和平”一方面呼吁民众不要把焦点集中在树种上,另一方面又指出“桉树是一种特别喜水的树种,容易造成地下水的枯竭,影响到了本地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 
 
  “绿色和平”对金光集团涉嫌圈地毁林的事件调查,最终成为了“桉树有害”的理论源头。而这一报告,引起公众注意的,本来应该是涉事企业是否存在圈地毁林,以及政府在林业规划、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讨论机制不完备,环保组织变成权威发言人 
 
  这之后,桉树的“危害”被不断放大,“绿色和平”的报告和数据被许多“科普作者”、公众人物、媒体广泛引用。而其中最新的版本便是西南大旱中的“桉树致旱”。 
 
  拥有大面积桉树种植的云南,政府曾就此传言迅速召开新闻发布会,表明没有科学依据可以证明桉树林和橡胶林导致了此次旱灾,《人民日报》也刊登了官方林业学者的访谈澄清质疑。
 
  一面是习惯揭露问题的环保组织、媒体的质疑,一面是坐拥桉树的政府及官方身份的学者、专家,即便这些环保组织、媒体的质疑存在缺乏实地考察、科学证伪态度甚至只是一个观点,民众心中的天平也自然倾向了非政府的一方。但最终,“绿色和平”组织的报告,又或是公众的认识,在民间组织、媒体的不断论述中,将本来针对人类行为的检讨,归罪于自然物种的存在。

  ●结 语

  “桉树有害”争论的产生及扩大并非一个单独的事件,它与转基因、气候变暖等问题背后的逻辑非常类似。虽然官方、科学家、环保组织乃至媒体同时在提供信息,但在缺少一个允许充分辩论的平台的前提下,最“哗众取宠”的一方往往容易脱颖而出。我们无法简单判断桉树被误解过程中的孰是孰非,唯一能做的,是始终保持对科学的谨慎态度。

  (网易评论《另一面》2010年4月29日)


 【 第1页 第2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