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印度插上服务业翅膀就能飞吗

http://www.CRNTT.com   2010-05-25 11:46:36  


 
  有人说,印度IT业和软件业的发展带动了制造业的提高,使得印度钢铁、汽车零配件生产、制药、服装加工等行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这些领域,印度私人企业的产品在国际上的地位远远超过中国。但这种所谓的“反向刺激”,在解决就业方面并没有取得多大的成效,印度正式的制造业工人仅有700万~800万。与此相比,中国制造业工人约有1.6亿。

  印度政府在几年前就意识到了发展制造业的紧迫性。2005年9月26日,印度政府发布了《制造业国家战略》白皮书,下定决心要与中国争夺全球制造业中心地位。

  但由于制造业属于传统部门,除去上述不利于制造业发展的因素外,很多传统体制还没有得到改革,包括政府对产业和投资的管制,对劳动力市场的管制等。这些问题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解决。

存在许多不利于发展的严重障碍

  印度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不少长期性的制约因素,其中关键是印度自身存在一些社会性和体制性的沉重负担。这些问题如果不能解决,则将对印度的经济腾飞构成巨大的牵制。

  首当其冲的应属农村和农民问题。印度人口中农民约占80%,印度的农业长期以来发展缓慢。近年来,由于服务业和制造业的迅速发展,农业对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小,但农业的滞后仍对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可忽略的制约作用。由于政府投入不足,60%的印度耕地缺乏灌溉设施,基本靠天吃饭。2009年上半年由于印度许多地区雨量不足,粮食减产,结果到2009年底粮食价格开始上升,成为通胀的主要诱因。印度东北部地区农民武装反抗运动此起彼伏,对印度国家的统一和社会安定造成重大影响。

  其次是印度社会的种姓和宗教矛盾。种姓是根据人的出身决定其社会经济地位的陈腐制度。虽然在印度独立后种姓制度从法律上得以废止,但现实中依然对印度社会有着深刻影响。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大种姓以及派生出的几千个亚种姓将印度社会分割成许多相互排斥、地位和职业世代相传的群体。由于种姓制度而形成的宿命论,使得人们没有积极性去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没有积极性去努力追求财富和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这与现代经济增长和工业化进程的要求格格不入。

  再次,印度政治体制很不稳定。印度在上世纪后期形成的联合政府执政的局面将长期存在,成为印度政治的一大特色。具有印度特色的民主以及由此产生的腐败和行政上的犬儒主义,将拖累印度的发展进程。就像一些印度人无奈调侃时常说的:“印度经济是在晚上增长的,那时候政府正在睡觉。”

  上述这些社会和体制方面的弊端如果不能进行有效的改革,印度经济的腾飞将难负其重。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