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 |
中石油收购BP是想当然吗? | |
http://www.CRNTT.com 2010-06-14 11:19:32 |
“漏油门”之后,英国石油(BP)的股价开始陷入连绵不绝的下跌中,其股价已下跌25%,市值蒸发超过700亿美元。外资投行渣打银行已经帮中石油“物色”到了一个抄底良机。它在10日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指出,若中石油收购BP,将符合经济效益,同时有助于中石油转型成为全球性石油巨擘。其关键原因是BP正处于墨西哥湾漏油事件的漩涡之中。(6月12日《北京晨报》) 近来,有关BP重组的猜测开始浮出水面。看上去,中石油的机会似乎来了。渣打银行称,在媒体广泛猜测BP可能被收购之际,我们做了很多中石油收购BP的设想方案。中石油可以花不到7美元一桶的价格购买BP公司的石油库存,BP公司的石油产量可以满足中国三分之一的石油进口量。 BP作为最大的跨国石油巨头之一,在全球范围拥有不少重要的石油天然气优质资产,尤其其核心业务——美国天然气是全球最优质的天然气资产。中石油近年来立足于“走出去”战略,一直在寻求海外优质资产,如果BP卖掉部分资产,中石油就有了一次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的确,如果收购成功的话,那么中石油-BP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将会比埃克森美孚公司的储量高出73%,比壳牌的储量高出187%。这是一项很诱人的数据——通过收购BP,中石油可以轻易跃居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公司。除渣打外,外界也在热烈讨论中石油抄底的可能性。而实际上,中石油与BP渊源颇深。 不过,时过境迁,当年“抄底”的是BP。2000年初,中石油将其10%的股份在国际市场发行上市时,BP购买了其中约35亿股。2004年1月时又悉数抛出,4年内套现130亿港元。一些专家建议,在当前情况下,BP存在重组分股的可能,中石油也应该去尝试合作或者参股。 然而,中石油收购BP,多少带有一些虚幻的成分。尽管BP漏油事件给中石油留下了遐想空间,但是西方世界对中国企业收购行为的一贯抵制,却给未来可能发生的收购行为增加了更多的不确定性。相对于经济上存在的障碍相比,来自于政治方面的阻力显然更加巨大。欧美国家的监管层对待中国企业的外海并购历来都是带着有色眼镜。 中海油并购美国优尼科公司失败就是一个例证。2005年3月中海油开始与优尼科谈判,其185亿美元的报价明显高于竞争对手雪佛兰,但僵持了7个月后最终折戟。在中海油竞购优尼科日趋白热化之际,美国国会议员致信时小布什,要求海外投资委员会对中海油的收购进行彻底调查。举着维护美国国家能源安全的大旗,美国政界插手中海油的并购计划,并导致了并购计划的最终流产。 假如中石油要收购BP,这项并购所涉及的资金恐怕得以千亿计算。与中海油斥资185亿美元并购优尼科一样,这项臆想中的并购同样涉及到最重要的国家战略资源——石油,并且这项并购的牵涉面更广。有分析认为,即使再拖上一两年,BP也许会支撑不下去。但那时也可能轮不到中石油。英国政府和美国监管层不会允许这样一个巨无霸被中国企业并购了。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