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溢溅效应”

http://www.CRNTT.com   2010-07-01 09:35:44  


 
框架协议”的不确定因素

  “框架协议”还是有些不确定因素。其中重要的一个是没有建立解决争端机制问题。虽然成立了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在今后的六个月时间里商谈解决争端机制,结果如何,还有待观察。这一机制的建立,关系到两岸经贸政策的实施和有效监管。没有一个有效用的争端解决机制,“框架协议”中的许多条文就不可能得到实际的贯彻。

  “框架协议”中的保护机制尚没有完全建立。如确定原产地规则,如何防止其他国家“搭便车”等问题。另外,还有防止打乱市场秩序的各种反倾销机制等等。保护机制不是一种力争“我赢,你输”的游戏规则,而是为了提高互信,增进透明,更好地执行“框架协议”,促进和保护两岸公平的贸易交换和经济往来。

  许多台湾人士翘首期望“框架协议”能为台湾搭架一个融入全球经贸体系的投资平台,促使台湾经贸国际化。也有人希望借“框架协议”签署为契机,积极寻求与东盟、日本和韩国建立“自由贸易区”关系。就前者来说,“框架协议”使台湾“傍上”了大陆这个“大腕”,势必有很多跨国公司,尤其是高科技企业,会利用台湾的管理技术资源,来进入大陆市场。这对台湾吸引外资,进一步激活台湾经济会有帮助。对后者来讲,以“框架协议”为契机,以自由贸易为理由,追求隐性的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关系,并建立正式的“自由贸易区”协定,将会给大陆带来新的挑战,从而给发展中的两岸关系注入新的不稳定因素。

  两岸“框架协议”的签署,为促进台海贸易,加强两岸经济整合,提升双边经济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竞争力,打下了一个良好基础。但“框架协议”是否能达到所预想中的加深两岸的经济相互依存,阻止台湾经济“边缘化”,提高两岸互信, 为两岸民众带来实惠,以及产生大陆所期待的“溢溅效应”,还取决于各种机制的建立和健全,取决于两岸当政者对“框架协议”的义务承担和具体条款的实施。虽然说“框架协议”的实施是两岸政府的事,但其成功与否,还不能忽视国际政治经济大环境的影响。

  (作者是美国克利夫兰州立大学政治系教授,现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担任资深访问研究员。)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