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别让恐慌性“预测”干扰宏观政策

http://www.CRNTT.com   2010-07-12 07:54:43  


  中评社北京7月12日讯/因为欧洲债务危机,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中国PMI数据连续两个月下降,对将要发布的二季度数据,各方似均持相对较低的判断,中国经济第二次探底和大幅下滑的声音越来越大。全球知名金融机构也在调低中国经济增长预测,从上一季度的11%的增长下调至10%,9.8%不等。并且给出不看好中国下半年经济的评论,唱衰中国经济。

  上海证券报发表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晓蕾文章认为,这些对中国当前经济形势的分析和判断,都值得商榷。

  首先,什么是二次探底,“底在何处”? PMI数据连续两个月下滑,是指增长率下降, PMI本身是上涨的,而且在50%的临界线之上,只是增长速度比上个月慢了1.8%。这与2008年11月受危机冲击影响大幅下滑到38%的PMI数据的“底”不是一个概念。PMI增长速度放缓,可能预示第二季度和下半年经济增长相对第一季度11.9%的增长的放缓,而不是下降到被危机冲击至6.1%的“底部”。 而被修改后的10%左右全年的经济增长“预期”,正是发改委信息中心计算的中国经济现阶段的潜在增长率。

  文章指出,经济指标的变化,应该是宏观调控政策效果的显现。

  不要忘记,年初我们面对的是与11.9%的高增长伴随的高通胀预期,房地产价格大幅上涨风险膨胀的形势。直到5月初,经济过热,通胀恶化,升值加息仍然还是经济形势分析的主要判断。宏观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和房地产调控的政策陆续出台。半年过去了,经济指标显示经济形势正向调控目标方向变化。

  首先,经济回到了在均衡水平上的增长。市场预期,第二季度经济增长10 %至10.5%。这是中国经济现阶段的潜在增长率。说明经济增长已经从第一季度11.9%的过高增长,回到均衡的合理的增长水平。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