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 
敌对心态 与两岸关系新局面极不协调

http://www.CRNTT.com   2010-10-24 00:21:04  


 
  (三)“一中”框架与两岸交流协商

  “一中”在国共两党间是有共识的,因此彼此有政治互信的基础。有了这样的基础,才开启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阶段。但正如胡锦涛总书记与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7月13日会面时所讲的那样,ECFA之后,两岸双方下一阶段需要“增进政治互信”,应该“加强民族认同的力度”。笔者认为,“增进政治互信”的过程就是深化政治互信的过程,而达成“一中”内涵上的共识应该是两岸建立起深层互信的标志,它意味着马英九的大陆政策从两岸的“互不否认”上升到了对“未来一个中国”的“共同承认”,从“一中”内涵的“各自表述”上升到“共同表述”。有了这样的深层互信,两岸才能扫除最大的政治阻碍,排除形形色色的“台独”疑虑,两岸政治协商的条件才臻于成熟,两岸政治协商的机制、军事互信的机制、未来走向统一的模式才可以通过两岸协商来构建,否则,任何对两岸关系的积极探讨都难以发挥实际效力。

  那么,两岸深层互信的建立是否有突破口呢?这可以从两个现象上看。其一,值得提出的是,大多数台湾民众在中华民族的认同上是有较高共识的。2009年8月《远见》民调显示,台湾民众有80.2%的人自认为是中华民族一分子,其中泛蓝民众比例达到94.5%,中立民众比例为77.7%,泛绿民众比例也从2008年的51.5%上升到66.3%,认为不是的比例则从30.3%下降到20.9%。特别值得注意的是,20至44岁的年轻民众中,自认是中华民族一分子的比例在86%至92%之间。此外,有57.6%民众认为两岸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笔者也注意到马英九执政以来的讲话越来越多地提到“中华民族”。就此,笔者认为,在“台独”分裂的威胁下,两岸挟中华民族认同的强大民意共识来促进“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一中”内涵共识,将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有机地结合起来、统一起来,此其时也!其二,岛内媒体已经指出,岛内目前新出现了一股力量,即“对台湾基层民意、对大陆的发展都有客观认识,瞭解两岸历史进程(包括国共恩怨),看到台湾的筹码已经流失而需要及早整合台湾内部共识并提出积极方案与大陆展开政治对话,处理两岸政治定位与政治走向的问题”。笔者认为,马英九要善于引导这股力量,因为这也许是未来真正不具敌对心态、有利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一股“中间力量”。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