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货币政策转稳健针对哪三大现象?

http://www.CRNTT.com   2010-12-16 08:34:32  


 
  但是,张茉楠认为,这种模式极易带来货币的超量投放。在此过程中,尚不成熟的金融体系,助长了流动性的泛滥。当前,国内企业的融资行为,多为间接融资。缺乏金融创新的银行业,为了减少风险,倾向于将信贷投向大企业、大产业、大项目。张茉楠认为,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必然要求大量的货币投放,从而倒逼银行系统产生货币超发的内在动力。

  当前,人口红利的逐渐丧失,进一步加剧了流动性的泛滥。张茉楠指出,随着刘易斯拐点的到来,中国面临着低要素成本的回补过程,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价格开始抬高,实体经济部门的盈利逐步降低,资本流向资产领域。

  长期从事国际金融外汇研究的中国农业银行高级经济师何志成分析了流动性的传导逻辑。实体经济吸收流动性,一般情况下跟GDP是匹配的,多余的流动性就会进入虚拟经济。而虚拟经济泡沫破灭,流动性就会溢出,流向实体经济,而实体经济本已不需这么多流动性,从而出现物价上涨。

  同时,由于中国的顺差还在增加,外汇储备也在增加,外汇占款所造成的货币投放也会增加。此外,国外压逼人民币升值的声音不绝,而人民币的不断升值,则可能会造成流动性的进一步流入。大量的流动性可能导致资产泡沫风险,对正处转型阶段的中国经济造成了阻碍,因此,2011年防通胀成为中国宏观经济的首要任务,转稳健货币政策的定调成为关键。

  从国内而言,张茉楠认为,欲根治流动性问题,首先就要打通投资渠道。此前,中国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机制一直不畅,若将其打通,储蓄将更多地流向实体经济而非银行系统。在此基础上,拓宽民间投资渠道,引导社会资本流向实体经济。另外,还要进一步放开,加大对外投资力度,并加快推出国际板业务,将中国大量的外汇储备用于支持资本走出去。从而既缓解了国内的流动性压力,又利于中国企业的国际战略。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