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多重外部变数考验中国经济抗压力

http://www.CRNTT.com   2011-03-27 09:24:49  


 
  为稳定震后金融市场及满足金融机构不断上升的资金需求,日本央行连续数日向金融市场注资数十万亿日元,并且会同多国干预汇率,资金凈投放较多。如此大规模注资行为不仅会恶化日本当前的财政状况,长远看还会影响到日元汇率。日本长期实行低利率政策,民间有很多资金在全球范围内套利交易。如今,大量在海外“逃息交易”的机构资金,因为危机中有强烈补充流动性的需求而急剧回流日本,致使日元瞬间大幅升值,进而影响美元以及人民币等汇率和全球金融市场的稳定。另外,随着美国经济复苏步伐的加快,世人原本期待美国或能逐步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并与世界各国共同抗御通胀。可在危机之下,美、日现在同时实行量化宽松政策,且都是快节奏地向金融机构注资,对正在背负着通货膨胀巨大压力而艰难复苏的世界经济,特别是像中国这些为对抗通胀而不断出台紧缩政策的新兴国家来说,这无疑雪上加霜。

  文章认为,最迫切的问题是,中国输入性通胀压力增大通胀形势变得更加复杂。

  日本是全球最重要的工业制造国之一,在全球产业链中有重要地位,此次天灾导致的钢铁、汽车、芯片等暂时停止生产,将严重影响分布在全球的相关产业的生产。日本与中国的产业联系十分紧密,中国大多数高科技产品,如精密仪器、仪表、芯片等都是从日本采购,日本生产的中断,直接影响到中国相关企业的正常运转,有些企业将会被迫生产中断,消化库存后,其后果是价格上涨。

  利比亚战争导致全球石油市场供给减少,再加上日本大地震造成核泄漏,引发全球对核电产业的重新审视。为减少全球暖化,全球已认同低碳战略,大力发展“干凈能源”,可核电危机一来,本来就不认同的国家将继续以化学矿物为原料生产能源,全球对原油的依存度大增,国际油价势将进一步走高。中国这样一个原油进口大国,未来势必将增加对PPI的压力,继而转移为CPI压力。

  以往经验表明,每当发生灾害性、突发性事件,人们会自发采取自保自护的防范措施,例如增加应对灾害性、突发性事件的知识,采购能防范灾害性、突发性事件或者受事件影响产量有可能下降的商品,储备一定的生活必需品等。如果这些现象集中爆发的话,就可能改变部分地区、部分商品的供求格局,增大价格波动不确定性,甚至出现“抢购潮”、“涨价潮”。无论是2003年的“非典”时期,还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而国内一些地区上周出现的抢购食盐等所谓防辐射商品的行为,就是因为担心日本核泄漏波及中国境内,并受谣言影响所致。利比亚战争爆发后,国际油价上涨,使得国内成品油价格上涨预期增强,一些地区也已出现排队加油的现象。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