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国周》与皮蛋粥

http://www.CRNTT.com   2011-07-27 11:50:42  


 
  美国和我们一样,美国和我们不一样,这是常识,也是政治,都可归于一蛋两面的“蛋问题”。CNN今天说好美味,PBS明天说不过填填肚子,BBC后天可能就呕吐了。吃自己的蛋,让别人说去吧。除非我们是厨师,不然不要总想对别人的嘴负责。 

  面对中西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一个多世纪以来,重复发生了许多“蛋问题”牵扯人们的精力。今天为蛋怒,明天为谁怒?蛋是圆的,无论人家看到哪一面,怎么报道我们,我们自己想清楚了吗?不纠结了吗?在所有的蛋背后,该自问的是,为什么我们总是孵出这样的鸡?

  “我们走在大路上,意气风发斗志昂扬”,路上的风景再迷人,也只具有阶段性意义或说工具价值,走在这条路上的人,才是现代化的根本。现代化本质上是一种思维模式,是国民性如何被更新的问题。喝着碗里的皮蛋粥,看着电视上的《中国周》,人们或可自问,今日的中国文化是否具有多元开放性与自我批判度?这两点足以衡量一个人是否具有现代化的思维模式,以及一种文明是否具有自新能力。是我们自己必须回答这个问题,而不是CNN或PBS,更不需要总是拉上老外为过程背书。有了这两点,皮蛋再难吃也伤害不了我们;没有这两点,皮蛋畅销全球、总统女王都爱吃也是扯蛋。 

  皮蛋是好蛋还是坏蛋,本不值得讨论。如果我们能欣赏跨文化交流所制造出来的幽默,那么就笑;如果开不起这个玩笑,也完全有愤怒的自由。只不过情绪这种东西最具欺骗性,通常在发作时让我们以为这是一项当仁不让、无从剥夺的权利,但爽过之后,第二天睡醒回过神来,才发觉我们将自己的情绪按钮交在了别人手上,人家一按“皮蛋键”,我们嗓子眼就上火、大脑屏幕上就一片松花白。 

  值得讨论的是,一个人是好蛋还是坏蛋,如果标准也相对了、主观了,或者说,在我们的特殊国情之下,根本就无从比较辨别了,那才是真正的悲哀。再如果,把“蛋问题”解决不好的人都当做坏蛋,那这个文化更彻底成了“蛋文化”。 

  中国的丰富复杂从不会让寻找者失望,无论他想找什么。尽管有时候当他大声欢呼“我找到了一条乾净的内裤”,却忘记了他是蹚过厨房的污水,穿过狼藉的走廊,在客厅的吊灯上找到的。在书架上找到厕纸、在冰箱里找到袜子,除了能证明家里确实有厕纸有袜子,还表明一种结构性混乱。我们社会的尴尬就在于把真理当蛋,把蛋当真理;该坚持的,我们扯来扯去、甚至吃掉、排泄掉,该一笑置之、早点消化掉的,却煞有介事、吟咏揣摩。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