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北京学者:破解两岸政治难题的建议

http://www.CRNTT.com   2011-08-07 00:11:45  


 
  破解两岸政治难题的政策建议

  两岸政治问题主要包括政治定位、台湾“国际空间”、军事互信机制以及和平协定等问题,这些问题极其复杂和敏感。因为预景分析主要用来分析和处理高度复杂性和高度敏感性问题,所以两岸政治问题比较适合用预景分析。

  第一,运用预景分析举办关于未来两岸政治难题如何破解的研讨会。这样的研讨会具有以下特点:(1)它对参会者不设置任何前提条件,两岸各党派、各行各业的人士都可参加,甚至包括“台独”分子。参会者须具有专业性、权威性和广泛的代表性,而且能对自己所在利益团体的政策产生影响。(2)由于该研讨会采用预景分析,它须邀请国际上比较知名的预景分析大师,如彼得.施瓦茨(Peter Schwartz)、彼得.圣吉(Peter M. Senge)、凯斯.黑伊登(Kees van der Heijden)和麦茨.林德葛籣(Mats Lindgren)等,以协助进行预景设计。同时,它也须配备为两岸各方所认可和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协调员。(3)研讨会的地点不一,可选在大陆或台湾,也可选在一个双方都比较认可的国家,但地点要风景秀丽,且配有娱乐设施,以便与会者拥有宽阔的视野和进行休息,因为由于两岸政治问题的复杂性和敏感性,不是召开一两次会议就所能达成共识的,战线可能拉的会很长。(4)研讨会不是让与会者事先准备好讲稿,然后在会议上念念就草草了事,而是要求他们即兴畅谈对两岸政治关系未来如何发展的设想,不用去管自己或自己的党派是否喜欢这种设想,也即要求他们放弃“预设”的认知和立场,进行真正的探讨和交流。其目的是希望与会者改变固有思维或拓展心智模式。在讨论时,研讨会要求与会者开放心胸、认真倾听和反省深思,不允许与会者说“这个设想行不通”或“你不应该这样想”等之类的话,而只允许他们提出“为什么这种情况会发生”或“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等之类的问题。(5)研讨会一方面要求与会者要树立共同愿景、改变心智模式和进行系统思考;另一方面其达成的最终预景会有2~4个,而不是只有一个。这2~4个预景是在与会者所构想的许多预景的基础上,按照预景内部一致性和可行性的原则一步一步缩减出来的。(6)研讨会达成的最终预景会公布于众,让两岸人民瞭解和体认到哪个预景更适合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第二,两岸政治问题的解决须循序渐进,不可冒进和急于求成。处于政治变革期的南非,国内社会矛盾错综复杂,问题的处理十分棘手,但其循着“红鹤飞翔”方案所设计之路,逐步进行政治变革,并最终实现了从种族隔离制度向种族平等的民主制度的过渡。这为两岸政治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照物。另外,两岸两会(海协会和海基会)事务性商谈也是一个很好的参照物。例如,ECFA的全称是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定。所谓框架协定,是指在签署正式协议之前所拟订的纲目,先确定范围和整体目标,具体内容则有待日后协商。(注19)换言之,ECFA既非最终协定,亦非一揽子协定,具体内容留待日后协商的办法其实就是视ECFA谈判为一种进程。两岸商签ECFA的过程也证明了这一点,该过程经由双方个别研究、双方共同研究、协商、签署、民意机构审核与生效实施等几个阶段。这是典型的进程式协商谈判,而非结局式的一揽子协商谈判。两会事务性商谈为两岸政治难题的解决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主要包括秉持“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的精神、遵循“先易后难、先经后政、把握节奏、循序渐进”的基本思路和恪守平等协商的原则等。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