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 
两岸和平发展政治基石:九二共识不可动

http://www.CRNTT.com   2011-09-01 00:31:34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思想基础--“两岸共同意识形态”的建构

  两岸除了共同的相互依赖的经贸交往等物质基础之外,还要有观念性的共同认知体系。本文尝试提出“两岸共同意识形态”这一概念作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思想基础。

  总体而言,意识形态指由各种观念构成的意识体系,它依附于一定的社会文化制度,是一个共同体内形成共识的基础。本文提出两岸“共同意识形态”这一概念,指的是一种两岸共同的思维与认知体系,其作为两岸建立合理交往行为的动态化基础,也是两岸最终达成彻底和解的前提。这一意识形态形成于两岸交往的过程中。(注5)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建立于两岸共同利益之上的两岸共同利益观念;对两岸和平发展的共同理解;共同的主体交往与行为规范;共同认知的社会公正与政治民主价值;对中国近代史的共同历史论述;对中华文化精神内涵的共同理解;两岸两会之间签署的一系列协议和达成的共识等等。而且这一概念的内涵是动态的、不断发展的,随着两岸关系的深化发展,内容会不断地丰富。

  著名哲学家哈贝马斯(Jurgen Habermas)在《重建历史唯物主义》一书中提出了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并做了自己的理论尝试。他的重建很重要一点就是建立以主体间性为基础的“主体--主体”的范式来取代“主体--客体”的范式。“交往行动理论构成了哈贝马斯几乎全部理论活动的基本内核,而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的核心问题就是主体间性问题。哈贝马斯的主体间性体现在交往行动观、交往进化观、交往规范观、交往理性等一系列富有个性特征的理论中。”(注6)所谓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它是“现代西方哲学范畴。指这样一些事物,它们不独立于个体主体或人类意识存在,又具有对每一主体都通用的超个人性,或达于一致的途径。这种共通性或一致性,依其上下文关系被译为‘主体间性’”(注7)

  因此,立足于“主体间性”的主体间交往行为是哈贝马斯意义上最重要的社会行为,他提出了社会进化的动力机制主要在于交往,而主体的交往在于学习。“行为主体在与外部世界的交往和主体间的交往中,把外部结构转变为内在结构,属于思想、观点、道德、能力的学习过程。道德发展、自我同一性和社会(集体)同一性是一致的”,“主体的学习不仅包括认知与技术的学习过程,也包括道德和实践学习过程,后一维度的学习过程导致交往资质的获得和自我同一性的建立,这是社会进化的根本动力。”(注8)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