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秦辉:教育有问题,但不是“教育问题”

http://www.CRNTT.com   2011-09-27 14:50:48  


 
  而在教育过程中的成就评估、资源竞争、资格认证等方面,即在解决“谁来学?谁学得好?怎样算学成?”的问题上,以“应试”为主的体制应当算是一种可行的、不得已的、有弊病但相对而言最“不坏”的选择。我国与西方在完全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下经过不断探索各自都在教育与人才选拔方面发展出了考察制度,这并不是偶然的。无论如何“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比之凭门第、出身、关系、背景,凭财力,凭有权者或其他人主观色彩浓厚的举荐等等来取人,都要好得多。尤其在一个社会机制不健康、举荐容易流为黑箱操作的环境下更是如此。因此,即使我们能找出某些国家用非考试的办法分配教育资源而取得成功的事例,也需要考察这些国家与我们不同的社会背景。当年普列汉诺夫曾指出:土地国有是个好主意,但“在一个警察国家里推行土地国有”却会造成极端的反动。土地资源是如此,教育资源何尝不然?更何况我们已经有过“用非考试的办法分配教育资源”而造成“极端反动”(如“文革”时)的惨痛教训?因此,我们不能脱离社会背景来谈教育,脱离政治、经济、社会改革来孤立地谈“教改”。如果一般地讲考试作为分配教育资源的办法属于不得已的“最不坏”之举,那么在我国的特定条件下恐怕更是如此,如今我们恐怕倒是应当更严格地限制举荐之类的“非考试办法”才是。 

  “应试”太多,还是机会太少? 当今人们指出的“应试教育”之弊,其实有相当成分并非“应试”所造成。其中首要原因是资源不足。一个理想的教育体制应当在实质上做到“有教无类”,人人平等地共享教育资源。可是事实上我们根本做不到这一点,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所限,更由于我国多年来教育投入严重滞后,教育经费占国民收入的比例甚至低于经济发展水平,类似我们乃至不如我们的许多不发达国家,也低于政府允诺的水平,还由于我国至今仍受“神学教育”(不是唯智教育)思想影响,把教育当作维护“国教”、保持意识形态统治的手段而实行政府垄断,对社会办学与民间教育投入诸多限制,使得教育资源的短缺极为严重,为争夺这些资源的竞争也就极为残酷。所谓“考试对学生的摧残”说穿了就是竞争的摧残。如果不改变“短缺加剧竞争”的局面而只是取消或弱化考试的作用,那“非考试的竞争”(走后门弄特权等等)对多数学生而言岂不是更加残酷吗?

  在资源制约的条件下,制度的不合理又进一步加剧了矛盾。我国目前“应试”的残酷并不在于考试本身,而在于现体制下考试的机会太少,以至于“一考定终身”给学生造成了极大的压力,这压力还不只在于体能负荷,尤其在于精神负荷。如今的许多应试悲剧都是因后者而发生的。我国大学“严进宽出”的畸形做法是导致“高考病”的根本原因,而“宽进宽出”是不可能的,“不考而严进”更是放纵弄权作奸的倒行逆施,因而在根本改革高教体制及社会上的用人体制基础上效法国际流行的“宽进严出”之制也许是唯一出路。放低高考门槛,筑高大学毕业门槛,变孤注一掷式的“竞争”为平缓的过程式竞争,这比简单地排斥“应试”要好得多。

  除了“严进宽出”外,我国高考制度的另一大弊是不合理的考试资格限制。尤其是禁止职高毕业生参加高考的规定简直毫无道理。过去有这一规定或许是因为计划经济下职高毕业生实行定向分配,现在大部分职高都已不包分配,却又不许参加高考,这就使由初中升入普通高中的“中考”竞争之剧远甚高考。加之初中不允许复读,往届初中毕业参加中考之难远甚于往届高中毕业生之参加高考,一些地区(包括北京市)还公然规定往届生即使争到应试资格,考高中的分数线也要比应届生高出20分。这样的歧视在高考中是没有的。它意味着只要一次输掉了“中考”,就几乎等于输掉了一生。于是“一考定终身”现象实际上由高考提前到了中考,竞争的残酷性也大大增加,给年龄更小的孩子造成更大的压力。而其连带效应更使得小学升初中、甚至幼儿园升小学都日益带有了“一考定终身”的性质(今年北京等地缩减“完中”之举更加剧了此种现象)。 

  职高毕业生参加高考,升学率也许不如普高,但这不能成为对职高生实行资格歧视、剥夺参考权利的理由。在职高不包分配而普高(包括完中)又实行缩减的今天,禁止职高生参加高考已不仅是个教育体制的问题,它还可能发展为社会问题。而今日被归咎于“应试教育”的许多弊病,其实有相当部分都是不合理的考试资格限制造成的。在这一点上,传统的科举制还比今天的制度“开明”些。科举时代“应试”者不限于“应届”,也没有在秀才中划分“职高”、“普高”那样的等级,许多士子皓首穷经、一试再试而终获功名的事情如今往往被用作“科举误人”的反面典型。但科举误人主要是误在“学什么,怎样学”的问题上,而那种应试资格的宽松给人提供了更多机会并促使人终生进取的机制却是与今日发达国家的现代教育有类同之处的。并且正如今之识者已经指出的那样:在当时读书人并无其他出路(这并非“应试”之过)的条件下这种安排也算是最“不坏”的安排了。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