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国“影子银行”的特征及风险

http://www.CRNTT.com   2011-09-06 10:40:57  


影子银行,又称为影子金融体系或者影子银行系统,是指房地产贷款被加工成有价证券,交易到资本市场,房地产业传统上由银行系统承担的融资功能逐渐被投资所替代,属于银行的证券化活动。
  中评社北京9月6日讯/“如何把中国‘影子银行’风险限定到一定的程度,就得界定清楚‘影子银行’的形态、风险点和监管定位,建立可靠的防火墙,防范监管套利,规范各种融资工具及融资市场”。《上海商报》今日刊载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的评论文章“中国‘影子银行’的特征及风险”,全文如下:

  “影子银行”是最近国内金融市场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但是什么是影子银行?中国影子银行的特征是什么?它所面临的问题与风险何在?

  首先,所谓的影子银行是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后所出现的一个重要金融学概念。它所指向的是通过银行贷款证券化进行信用无限扩张的一种方式。这种信用扩张方式的核心是把传统的银行信贷关系演变为隐藏在证券化中的信贷关系。这种信贷关系看上去像传统银行的借贷关系那样行使传统银行借贷功能而没有传统银行的组织机构。在影子银行中,金融机构的融资来源主要是依靠金融市场的证券化,而不是如传统银行体系那样,金融机构的作用主要是把储蓄转化为投资,融资的来源主要是存款。影子银行证券化最为主要的产品就是住房按揭贷款的证券化。

  住房按揭贷款的证券化是美国影子银行的核心所在。这种住房按揭贷款融资来源方式的改变,不仅降低了住房按揭者的融资成本,让这种信贷扩张通过衍生工具全球化与平民化,也成了系统性风险产生的根源。美国影子银行体系开始于20世纪60-70年代,崩塌于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而美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崩塌不仅引发百年难遇的金融危机,摧毁了美国金融体系及经济,也是美国经济难以复苏的根本所在。

  在中国,2009-2010年银行信贷过度扩张之后,其带来的风险及后遗症也十分明显。因此,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政府开始逐渐收缩这种泛滥的流动性。尤其到了2011年之后,随着央行货币政策转型,这种针对泛滥流动性收缩工具在增多,规模也在扩大。

  但是,国内房地产泡沫并没有随政府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逐渐地挤出。反之,由于政府房地产政策失误,从而使得国内房地产泡沫不断地从一、二线城市迅速地向三、四线城市蔓延。国内房地产泡沫不断吹大,房价快速飙升,必然会吸引更多的资金进入房地产市场。因为,房地产作为一个资金密集型行业,其繁荣与发展一定是建立在大量的资金投入基础上的。房地产需要大量的资金,而央行货币政策又在银行信贷进行数量及价格上的严格管制,这就导致不同的金融机构采取不同的方式与工具把银行表内业务移到表外。加上过高的通货膨胀导致严重的负利率,居民与企业不愿意把存款存入银行,纷纷通过各种投资渠道如银行理财、券商理财、基金、保险保单、股票等把银行存款分流出来,从而形成当前国内金融市场严重的“金融脱媒”。而中国影子银行就是这处金融脱媒体主要载体。

  中国的“影子银行”与美国影子银行有很大不同。它既包括银行业内不受监管的证券化业务(或银行由表内移到表外的业务),还包括委托贷款、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信托公司、财务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等进行的“储蓄转投资”业务,也包括不受监管的民间金融。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