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光合作用”书店的倒掉……

http://www.CRNTT.com   2011-11-08 11:00:12  


 
  但是,尽管如此,我们却发现,同样面临网络书店的挤压,市场化程度很高的民营书店倒闭了,而新华书店却依然不倒。分析其内在原因,我们发现,各地的新华书店大都有自己的物业,不用去租房子,这为其节省下了一笔可观的成本,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作为国有书店,新华书店同时还享受政府的财政补贴以及便利的贷款支持,而且,其还拥有民营书店根本不敢染指的教材等暴利类图书的专营和发行权。这意味着,民营书店和新华书店比较,不仅要承担昂贵的房租,还要面临各种歧视性的政策待遇,根本就不在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之中。对于新华书店而言,可以躺着赚钱,而对于民营书店而言,每天跑到累死最终可能以倒闭结束。 

  对于“光合作用”等民营书店的倒闭,我看到很多人以“与时俱进”的眼光来看待,认为在网络书店的竞争下,民营实体书店的倒闭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笔者在网络上观察到,人们对于“光合作用”倒闭的关注,甚至不如绿城地产“诈破产”的关注度高。对于地产商等的破产危险,总是会有人想着要不要去救助,而那些读书人非常喜欢的民营书店,那些给了很多读书人难忘回忆的书店的倒闭,我们却只能冷漠地看着,甚至连悼念一下都会有人挖苦和讽刺。我想目前对于实体书店来说,比方说房租,各种负担还是太高了。台湾著名的诚品书店曾经也多次经历生死,然而每一次危险关头总有人相助而化危为安,并成为台湾的文化坐标之一。

  我们讲文化要大发展,大繁荣,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基础恐怕不是回到大家都只能去一个书店——— 新华书店的状态。大量的民营小书店的存在,是文化大繁荣必不可少的基础和载体。如果有一天,那些曾经属于很多读书人灵魂栖息地的民营书店成为历史的遗迹,购书只能去新华书店或者网络书店,我们是否会成为真正引领人类文化的国度?英国诗人多恩说过,“一个书店倒闭毕竟跟一个饭馆倒闭不一样,如果没人买书,也没人卖书,这个国家的文化就完了。”但愿不是杞人忧天之语。(来源:南方网2011年11月08日08:58)
相关链接:民营实体书店不复昔日荣光:困局之外有光有梦

  光明网2011-11-05 11:43:19 朱桂英

  第三极书局宣告倒闭,风入松停业,每年,总有一些书店倒闭的新闻闯入我们的世界。如今,光合作用书店也资金链断裂了。民营书店,在这几年,步履艰难,不复昔日荣光。是什么样的困局导致了民营书店纷纷陷入困厄之境,民营书业如何突围?生活在没有书店的世界,又将如何?

  1 现状 光合困局凸显民营书店尴尬

  2011年10月29日,北京几家光合作用书店,遭“哄抢”,抢书者为多家供货商,往日优雅安静的书店,在一片喧嚣之后一地狼藉。几天后,光合作用总经理孙池证实,书店资金链断裂,经营困难,书店高层集体辞职。

  孙池曾经一度是民营书业落荒之路上的豪健巾帼,1995年,怀着对书的喜爱与书店的憧憬,她开设了“光合作用”的第一家书店,开始主打财经书,之后慢慢提升书店品质,形成“人文、商业、艺术、生活”多面发展的格局,书店的规模,亦如藤蔓般蔓爬扩展。既配以咖啡店,又区分社区店、学区店、商业区店,几年下来,绿叶蔓蔓,已成城市文艺青年和时尚小资逗留之地。

  “像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一样,给读者提供氧气”、“延伸悦读”,光合作用书店的口号与经营理念,让人心驰神往,也让人看到民营书店奋发繁荣,谁知只是虚景。一晌繁华后,余音哀邈。光合作用书店以尴尬的姿态掩面离席,加以之前第三极书局的倒闭,风入松书店停止经营,引发了爱书人关于实体书店存亡的大讨论。

  不久之前,一本名为《你好,独立书店》的书出版,本意致敬各地自成一格的民营书店,忽成载承怀旧与哀伤之书,主编者薛原仍在编辑此书续集,但独立书店,似乎难言“你好”。

  时值深秋,朝曦夜露,俱带寒意,网上悲论大盛,前有网络书店低折扣的攻势,后有电子书翩然疾行,实体书店,特别是民营实体书店,惶然步入风雨飘摇的绝境?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